在 宁乡历经铺境内,有这样一处风景名胜地,它 风光秀丽,层峦叠翠,是屹立在宁乡市区南边的天然屏障,与蜿蜒曲折的沩江相映衬,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几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足迹,吟唱出许多传世佳作,宁乡县志还把它列为 “宁乡十景”之一,这里就是—— 楼台山
今天,就让我们迎着春光,去探寻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的故事
楼台晓色
楼台山位于现在的历经铺街道南太湖社区。它西临沩水,北接岳宁大道。三月春光烂漫,楼台山上绿意盎然。从鳝鱼洲上远眺,悠悠沩水从山前经过流入县城,为楼台山平添了无限柔情。自古以来,楼台山就是城区居民踏青赏玩的好去处,吸引着无数名贤俊彦在这里停留,为它留下美丽诗篇。
“山势耸楼台,清曙色带好。东方日曈昽,帘箔尚清香。仿佛骊山宫,依稀蓬莱岛。有酒当跻攀,何须问五老。” 宁乡籍西安知府刘端畅游楼台山时,被山中景色所感染,写下了这首 《楼台晓色》。这是关于楼台山最早的记载。此后,楼台山的名字陆续出现在古籍中。“好山如阁复如台,曙色冥濛次第开。啼鸟落花春烂漫,人间到处有天台。”这是 1487年宁乡典史郑惟楠笔下的楼台山。“指顾烟云仿佛开,晨光渐觉上楼台。层峦叠嶂如轮奂,啼鸟一声春满怀。”是文人汤铨登楼台山时的有感而发;“元龙百尺卧,神女三千游。承露寒光白,云蟾下玉楼。”这是 诗人陈清对楼台山的神往……早晨,站在县城迎薰门下的沩江边,眺望楼台山,朝晖照耀云霞,景色绮丽,因此古人就把这天赐的美景“楼台晓色”列为“宁乡十景”之一。康熙《宁乡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楼台晓色,层峦叠翠,山曰楼台,东拱迎薫门,竦碧压江,送青排闼,每朝晖初起,云霞之色照人。”
文史专家徐拂荣说:“ 楼台山名字的由来,一种说法是以前有人发现山上造过楼台,还有一种说法是山形犹如楼台,一层一层的。 楼台晓色指的是每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四周雾气蒸腾,气势雄伟,像宫廷里头的古典建筑一样,因此得名。”
关于楼台山,历经铺当地还流传着一些传说。
历经铺街道离退休总支书记周建良说:“传说在唐代的时候,罗通曾在楼台山屯过兵,还有传说黄巢也在这儿屯兵,所以楼台山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明朝的时候,宁乡王朱祁鐄在楼台山建了一座楼台,携他的夫人在那儿抚琴观色,由此得名‘楼台晓色 ’。”
楼台山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有 宁乡城的“后花园”之称。然而光凭颜值,并不足以让楼台山声名远播。它集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于一体,这中间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家族—— 双江陶氏。几百年来,双江陶氏一支在楼台山附近繁衍生息,陶家子弟晴耕雨读、发奋图强,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为楼台山增添了许多名气。
双江陶氏与楼台山结缘,源自陶鹏。陶鹏逝世后,叮嘱后人将其安葬在楼台山脚下。至此,双江陶氏一支在楼台山附近安居乐业。
陶氏后人陶子林介绍,陶鹏出生在花明楼, 是宁乡东南地区,明代移民后代中第一个出仕为官的。陶鹏是双江陶氏第八代,后来出任过广西桂平县令。从他开始,他的直系后代连着11代都出仕为官,这是宁乡世家大族里比较少有的一种现象。
陶鹏即“楚陶三绝”陶汝鼐的祖父。受陶鹏影响,陶汝鼐曾将住所安置在沩江对岸的松竹庵。历经明清朝代更迭,陶汝鼐心中的苦闷无法纾解,他时常往来于松竹庵与楼台山之间,拜谒祖父之墓。一年春天,陶汝鼐祭拜祖父回松竹庵后,写下了 《扫桂平公大父墓》一诗:“楼台山下白云沉,六代松楸万感心;痛忆昔年寒食路,衣冠环立此山阴”。诗中的苍凉、凄苦流淌于字里行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居住在松竹庵的陶汝鼐,与楼台山和沩江为伴,潜心创作留下了如 《大沩山古密印寺志》《荣木堂文集》《湖南通志》《宁乡县志》《长沙府志》等大量文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陶汝鼐去世的两百多年后,楼台山一侧的火龙洲走出了一位陶氏后人,他是 开国上将、全国政协原原副主席——陶峙岳。解放前夕,陶峙岳在新疆带领国民党10万官兵通电起义,迎接王震将军进疆,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保全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峙岳先后担任了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他领导部队屯垦戈壁、建造城市,使新疆逐渐走出贫困,成为了闻名于世的农业示范区。陶峙岳将军一生戎马倥偬,他19岁离开火龙洲后再未回来过,但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家乡。直至今日,楼台山脚下仍流传着将军爱国爱家、清廉一生的佳话。
历经铺街道南太湖村总支书记杨曙军介绍,陶峙岳的故居以前有148间房, 分前后3栋,中间是主大门,两边是相通的,非常气派。
作为楼台山附近的大家族,陶家人丁兴旺、生活富足。然而,当我们来到火龙洲陶峙岳故居时,已很难找到当时他生活过的痕迹。一番打听才知道,这与陶峙岳当年的一个决定息息相关。
“解放之后,这些房子都被居民住了,陶峙岳当时明确了一点, 房子谁住了就归谁,他一间都不要,所以房子就全部分给村民了。”宁乡市文史调研员朱顺平说。
陶峙岳的故居被分配给当地40多户村民居住,由于时间久远,老房子拆的拆、建的建,呈现全新的模样。只有一块文物部门立下的石碑,标记着陶峙岳曾经故居的位置,记录着一位开国将军的家国情怀。
与陶峙岳一起,共谋新疆和平解放的还有一位关键人物,他是 陶峙岳的堂弟——陶晋初。同是生活在楼台山附近的陶家子弟,陶晋初自小聪慧,他曾赴日本留学,先后担任过南京陆军大学的教官,国民党第11集团军副参谋长等职。1944年,陶晋初与共产党人乔冠华秘密结为好友。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陶晋初通过乔冠华两次写信给毛泽东,报告蒋介石假和谈、真反共的内幕,为共产党提供了重要情报。“双十协定”后,陶晋初在乔冠华的引荐下,还与周恩来秘密会面。
1948年,陶晋初受陶峙岳的邀请,赴迪化(今乌鲁木齐)担任新疆警备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入疆后,陶晋初受周恩来的指示,在新疆做好和平起义的准备工作。解放前夕,新疆内部形势复杂,部分驻疆将领企图要挟陶峙岳带兵进关内参与国共内战。陶晋初向陶峙岳亲笔呈写了《请起义投降中国共产党的意见书》, 协助陶峙岳多方斡旋,最终化险为夷。
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率国民党10万驻疆部队宣布起义,新疆和平解放。1949年12月30日,新疆起义部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王震兼任政治委员,陶峙岳任兵团司令员,陶晋初任兵团参谋长。1950年,陶晋初光荣入党,成为新疆起义战士的楷模。之后,他带头在新疆屯垦戍边,从事农业生产建设。陶晋初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时,全身心投入到兵团农场的发展建设中,不仅 指导建设了22兵团第一机耕队,开辟了新疆农业机械化之路;还与农业专家一起, 开创了北疆地区种植棉花的先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楼台山历经了多少岁月,迎来送往了多少有志之士,我们已无从得知。它静立在沩江之滨,守护着一方安宁。如今的楼台山附近,高楼拔地而起,岳宁大道车流如织,楼台山是城市变迁最好的见证者,它宛如一双宽厚的大手,默默包容着一切,与人们一道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