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在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也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期。企业复工复产、学生入学、就业返岗以及文化旅游等行业如何降低疫情影响等,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2月28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湖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志群介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推进全省脱贫攻坚的情况。

王志群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咬定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不动摇,攻坚克难、统筹兼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落实落地。

前期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迅速统一思想认识。省扶贫办在1月29日下发 《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发挥扶贫干部作用的通知》的基础上,2月14日又专门召开全省扶贫办主任视频会议,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队迅速到岗到位,认真发挥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

二是常态开展摸底排查。 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贫困人口疫情排查“日报告”机制,加强扶贫与卫健部门信息比对,及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病例情况,实行一天一统计、一天一汇报。 截至2月26日,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累计确诊病例19例,疑似病例0例,已治愈16例。

三是助推企业复工和产业复产。截至2月25日, 全省待复(开)工扶贫项目数41746个,其中已复(开)工扶贫项目数29440个,复(开)工率70.52%。全省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务工人数为191万人,已实现复工108.4万人,复工率56.8%,其中省外复工58.8万人,省内县外复工13.2万人,县内复工36.4万人。

目前,我们正积极采取针对性举措,全力化解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重点是抓好5个方面: 一是加强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跟踪分析疫情和脱贫攻坚形势,研究解决精准脱贫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动态监测,重点排查因疫情影响存在返贫致贫和脱贫困难的群众,及时开展精准帮扶。

二是千方百计助力贫困户返岗稳岗就业。全面摸清贫困劳动力就业底子,建立返岗复工台账。深化扶贫劳务协作,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网上招聘。增设临时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开展扶贫车间认定工作,并加大支持力度, 全省2963家扶贫车间已复工1925家,复工率65%,在岗务工人数52872人,其中贫困人口务工数20752人。

三是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组织贫困户开展春耕备耕,加强农资采购调配服务,加大生产奖补力度。对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带贫主体,优先落实复工复产、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强农惠农政策。优化扶贫小额信贷政策, 对确因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经扶贫部门和承办银行核定,延长还款期限6个月。

四是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扶贫项目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支持。畅通贫困地区物流运输,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做好国家“扶贫832平台”和湖南消费扶贫公共服务平台农产品上架工作,组织各类电商企业开展线上销售,支持各地设立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等。

五是着力推动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各级财政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加快资金分配拨付进度,优先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影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扶贫项目。省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稳定贫困农户就业岗位和组织发展生产等方面。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建立扶贫项目招投标“绿色通道”,优化办理流程,确保扶贫项目早开工实施见效。

下一步,结合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要求,主要任务是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重点是做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 全面落细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强化特殊贫困群体帮扶。二是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确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三是进一步提高产业与就业扶贫利益联结和组织化程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持续稳定脱贫。四是深入推进扶贫扶志扶智行动,加强“两后生”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激发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实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 今年我省将对9个县、2236个行政村和171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目前方案已经下发。集中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 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覆盖上门排查,对标对点查找短板和不足,并在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持续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