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上镇百宁村村民刘丑生在自家新房前挂上彩带,喜庆危改政策帮扶下如愿圆了安居梦。

8月5日,新邵县陈家坊镇危改办工作人员在谭家村五保户朱小民家回访,询问入住后的情况。

陈家坊镇谭家村危改户朱强盛入住新居后,添置了冰箱、空调等家电,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被秋风所破后,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千年之后,在“大美湖南之心”——端坐三湘“心脏”位置的新邵县,这样的“欢颜”处处可见:太芝庙镇童家村贫困户贺汉武一家七口在去年住进126平方米的危改房,乔迁当天,一家人盛情邀请镇村干部吃饭,并将礼金悉数退还;雀塘镇石庙村的孤寡老人岳尚英以前一直住在破烂的土砖房里,如今的新房卧室内有单独卫生间,老人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陈家坊镇谭家村的五保户朱小民以往只能寄居在弟弟家,在危改政策的帮扶下,终于圆了多年的安居梦,脸上笑开了花。

这样的笑脸,这样的暖人场面,记者在采访中见到很多,这些幸福的源泉,来自于新邵县委、县政府对于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阳晓华、县长陈历贤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分管副县长何枫多次现场调度,确保项目如期推进。《新邵县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多次基层实地调研、多轮专题会议研讨,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审定后才制定出台,对快速推进危改工作、巩固危房改造成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新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2014年以来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该局局长周湘平率领危改办一班人凝聚共识,周密部署,协调推进,圆满完成全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该县村庄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2018年,新邵县被评为省、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

存量危房“应改尽改”实现危改全覆盖

今年8月初,新邵县太芝庙镇童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童锦州一家圆了多年的新房梦。在危改政策的帮扶下,他们一家三口享受了780元/平方米的补助政策,建起了60平方米的新房子。“我父亲中风后,家中欠有不少外债,原来的土砖房也倒了。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靠我再去借钱修房子,那基本不可能住上新房。”言语间,童锦州对危改政策充满感激。

太芝庙镇地处新邵县东北部,位于龙山脚下,经济落后,存量危房是该县境内最多的。2014年以来,该镇共完成危房改造1835户,其中大部分改造的危房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砖房。“2018年对于我们镇来说是压力最大的一年,通过全面摸底,全镇需要改造的危房有600多户。”太芝庙镇分管危房改造的副镇长石文倩介绍,虽然困难重重,但通过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当年的危改工作如期完成。

作为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县,新邵县把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组组织实施、群众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责任体系,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这4类人群,同时严格控制补助标准,执行差异化补助。2014年至今,该县共投入资金4.87亿元,改造危房18108户,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现了危房存量清零的总体目标,全面帮助贫困群众住上“安心房”。

“我们始终坚持‘住房危险性、经济特困性、居住唯一性’危改原则,对无力建房的特困户实施兜底解决,对无建房用地的危改户采取集中共建的方式统一安排宅基地。”新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危改办主任易炜炜介绍,该县采用多种形式来保障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一方面专款专用保障每年的危改工程如期完工,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提供改造标准,保量的同时保证危改质量,提升危改群众居住环境。

“动态回访”已改危房巩固提升危改实效

8月5日,新邵县住建局危房改造专职人员与陈家坊镇危改专干来到该镇谭家村,动态回访危改户朱强盛的居住情况。今年51岁的朱强盛2016年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于妻子早逝,他带着一对儿女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土砖房里,居住条件真是苦,房子狭窄还漏雨,他和儿子住楼下,女儿只好住在上面的小阁楼里。后来,政府补助3万多元,朱强盛又多方借款筹集了7万多元,建起了这60多平方米的新房,厨房厕所一应俱全,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陈家坊镇的危改专干刘思源告诉记者,由于前期工程质量把关严,在回访过程中极少发现危改房屋需要维修。只要在动态回访中发现问题,都是第一时间解决。今年在走访中发现观山村一户改造房屋,原本盖的石棉瓦被大风刮后出现漏雨现象,他们立即向县住建局申请了专项经费,为农户装上了琉璃瓦。

2019年是新邵县危改巩固提升年。该县全面开展动态回访,着力加强巩固危房改造实效。一方面,组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这4类重点对象共5万余户实施了危房等级鉴定全覆盖;另一方面,对2013年以来的1.6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了大排查大整改。针对去年上半年长时间降雨偏多的情况,新邵县住建局组织了多轮住房危险性排查,对于发现的“新危房”,立即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实施改造。2019年,新邵县在改造贫困户危房的同时,大力推进非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共确定(新增)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户89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2户、五保户91户、低保户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71户、临界户(边缘户)306户。

2020年,新邵县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聚焦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在2019年对4类重点对象鉴定全覆盖的基础上,组织乡镇再次对所有4类重点对象和边缘户住房安全性进行全面排查。对已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4类重点对象房屋变成疑似危房的,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对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4类重点对象和边缘户房屋变为疑似危房的,以及新增或原鉴定报告丢失的4类重点对象的房屋,逐户开展安全性鉴定。2020年,该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8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94户、五保户112户、低保户3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8户、边缘户241户。

用情用心惠民生干群鱼水情更浓

新邵县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过程中,干部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期间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雀塘镇石庙村84岁的孤寡老人岳尚英,老伴和儿子、儿媳先后过世,她一直带着小孙子生活。孙子长大成年后,经常来看望她,让她倍感欣慰。乡镇和村干部无微不至的关怀,更让她逢人便说,是党和政府给她送来了“亲人”。

故事还得从去年说起。岳尚英一直住在一间年久失修的土砖房里,由于思想固化,很多干部上门做思想工作,她都舍不得搬出去,也不想参与危房改造。“我当时就想我这么一把老骨头了,就住在这个土砖坨坨里面算了。住了几十年也有感情了,舍不得搬出去。”岳尚英说,村镇干部每次一到大风、暴雨天气就来看她,生怕房子倒了压着她。这么三番五次看望后,她自己也不好意思,最终同意将房子改造了。

如今,岳尚英已住进有单独厨房和卫生间的崭新红砖房里。老人时常感慨:“真没想到自己八十多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要感谢党的政策好。”

在陈家坊镇谭家村,59岁的五保户朱小民的生活也因危改政策发生了巨变。此前,他一直寄居在弟弟朱爱民家,但弟弟家居住条件也不宽裕。前年,弟弟的儿子准备将媳妇娶进门,寄人篱下的朱小民面临无立足之地的困境。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谭家村党支部书记朱其付主动为朱小民申请危改补贴,最终争取到了780元/平方米的重点帮扶对象危改政策。“去年,他这间35平方米的危改房就建好了。”朱其付介绍,“当时考虑到他是五保户,经济比较困难,村里帮他把水电安装全部搞好,他只要搬东西进来住就可以了。”

“以前住在弟弟家久了,难免有矛盾,自己心里也很憋屈。还好有村干部关心,他们虽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为我解决了住房这个大问题。”8月5日,村镇干部到朱小民家回访,他握着村干部的手,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

在该县太芝庙镇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过程中,干群之间的感人故事也不断涌现:聚泽村驻村干部袁昊在贫困户陈公明家危房改造时,主动帮其挑砖、挑水泥,成了建房工地上最勤快的义务“小工”;童家村党支部副书记童毕文慷慨解囊,帮助贫困户童东民垫付1万元建材费,且不要一分利息。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近年来,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这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落地生根,真正惠及每一个贫困群众,新邵县委、县政府通过反复核实、精准摸排,并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级评议、联合审核、三级公示”的认定程序,确保每一笔危改资金用在“刀刃上”。如今,在新邵的广袤农村里,一栋栋新建的危改住房,一张张因新居梦圆而绽放的笑脸,成为“大美湖南之心”又一道动人的风景。(文/童中涵通讯员曾丽娟实习生胡启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