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综合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津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傍澧水、滨洞庭,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古为荆楚之地,是“孟姜女故里、车武子家乡”,有“江南明珠、九澧门户”的美誉,现辖4镇5街,总面积558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近年来,津市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从品牌创建、基础设施、产业业态等方面并向发力,使乡村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势头持续向好,逐步形成了以“新洲镇神九堰景区”、“毛里湖镇青苗社区”、“药山镇药山文化旅游景区”、“白衣镇白衣庵溪”为代表的“一镇一特”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以创促建,打好乡村旅游“特色牌”
2015年来,津市秉持“以创促建”的战略思维,狠抓“品牌创建”,先后拿到了10张“国”、“省”字号乡村旅游特色名片。分别是2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药山文化旅游景区);1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青苗社区);5处“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半岛农庄、三禾鱼蟹园、绿岛蓝湾、绿野青苗、福地关山);1处“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药山镇);1处“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新洲镇)”,形成了津市的“旅游特色名片”。
青苗社区作为津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于2016年起步发展,2018年获批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2019年6月湖南卫视《乡村合伙人》
栏目在此专题推广当地乡村旅游特色发展经验,10月青苗获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青苗的发展不仅打响了津市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同时也为其他镇村提供了可总结、可复制和可推广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二、强化基础,打好乡村旅游“环境牌”
津市以“产业兴城”为战略,成立文旅康养专项小组,制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打造了新洲古城、灵犀植物园毛里湖田园综合体等10多个乡村旅游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将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药山文化旅游景区项目纳入市委政府一号工程,进行重点建设,打造出了津市样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方位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化治理,通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生态美化、管理创新等措施,完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机遇,建立全域化规划体系、实施“旅游+”产业战略,同时由市政投入300多万,完善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津市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和智慧旅游营销体系,依托厕所革命,新建旅游厕所50余座,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免费开放,并完成百度地图定位,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丰富业态,打好乡村旅游“融合牌”
近年来,津市乡村旅游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旅游+”产业战略,实现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共生、互利共赢,培育开发出一批新项目、新产品和新业态,形成了“旅游牵头、产业融合、共同发展”的产业共兴格局。
一是“旅游+活动”。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形成了青苗腊八节、白衣起鱼节、新洲年货节、药山鱼王节等为代表的“一镇一品”旅游节庆活动,创新了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了旅游与节庆活动的融合发展。二是“旅游+农业”。各镇各村在原有“休闲观光”业态基础上,不断丰富新业态,打造果蔬采摘基地、农事体验基地、民俗休闲广场等旅游体验项目,将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传统手工业有机结合,丰富了旅游产品,促进了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三是“旅游+康养”。对灵犀森林康养、嘉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康养等森林康养基地进行重点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休闲、度假、疗养的多功能康养度假基地。四是“旅游+特色小镇”。新洲镇被评为“醉美乡镇”、全国重点镇、省级特色旅游名镇,药山镇入选“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试点建设单位,打造灵犀茶油康养小镇,津市形成独具一格的旅游特色小镇,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旅游+民宿”。民宿产业能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一方面政府积极鼓励引导半岛农庄、绿岛蓝湾等星级乡村旅游点扩大规模,发展民宿;另一方面,以绿野青苗、福地关山等为代表的星级乡村旅游点通过成立集体企业,将居民闲置房屋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家庭旅馆式民宿,由企业统一管理运营。当前,津市已拥有经营性民宿单位6家,客房共计70余间,民宿发展已初具规模。
四、 扶贫带动,打好乡村旅游“致富牌”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各地旅游经济收益,带动了旅游扶贫就业。2017年,津市乡村旅游点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营业额700多万;2018年,累计接待游客9.2万人次,同比增长41.54%,营业收入960万元,同比增长37.1%。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35.87%,营业收入超过1280万元,同比增长33.33%,旅游收益成效显著。为推动旅游产业扶贫,各乡村旅游点成立集体企业,如:绿野青苗旅游产业有限公司、大关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形式吸纳当地贫困户入股就业,据统计,2016-2019年,津市乡村旅游点共吸纳村民就业5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2人,截止2019年底,已帮扶76户137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脱贫比例64.62%。青苗社区、大关山村、五泉社区2019年百姓人均旅游收入达21000元,其中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获得收入占全年人均收入的70%以上,形成了典型的“旅游+企业+农户”的扶贫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