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震撼上演。

北京国家大剧院副局级干部李劲有个习惯,每场演出结束后,他都要问问剧场内的工作人员,观众的反应如何?11月6日至7日晚,全面反映湖南精准扶贫历程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因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李劲照例了解情况,服务了上千场演出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大地颂歌》是观众反应最强烈的演出之一。”

此前,《大地颂歌》在湖南长沙已经公开演出了6场,场场爆满。初次“试水”首都北京的演艺市场,该剧延续了“一票难求”的盛况,赢得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观众的好评。

一部主旋律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为何能叫好又叫座?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对于奋战在这个领域一线之外的人来说,也许了解得不够深入。深山中的贫困百姓搬出大山在异地安家,对脱贫有什么帮助?众多扶贫干部、义务扶贫人因何为这项事业忘我拼搏,甚至奉献宝贵的生命?文艺湘军主动回应时代课题,为时代存史,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十八洞村为原型,大胆创新艺术形式,生动而又质朴地展示了三湘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光辉历程;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精准扶贫的重大成效、先进典型和伟大精神。该剧还入选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

真实揭示现实困境,为时代存史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

湖南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任务艰巨。湖南的十八洞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7年来,以十八洞村为代表,三湘儿女牢记嘱托,奋发有为,湖南热土发生了巨变。

用生动好看的文艺作品展现精准扶贫的伟大历程和非凡创举,是文艺工作者的应有之举——文艺湘军一直走在前列,曾创作了不少此类题材的佳作,如花鼓戏《桃花烟雨》、电影《十八洞村》等。而《大地颂歌》是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汇聚优秀演艺力量,精心创作的史诗性舞台巨制。

“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未有的重大举措。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与贫困斗争是人类的重大主题。《大地颂歌》选择触碰时代的重大矛盾,直面贫困及其中内含的问题,在真实地揭示了现实困境的同时,合情合理地传递了光明的、前进的力量,非常难得。”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

如何打动观众呢?“真实。”该剧总导演周雄说,“创作伊始,我们就确立了要以真实的人物脱贫故事,反映折射精准扶贫以来三湘巨变的奋斗历程。无数个真实、感动、好看的人物、故事汇聚到一起,成为了史诗。创作团队特别注重采风,与上百名扶贫工作者、多户受帮扶的人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剧本出来后,又广泛征求扶贫工作者的意见。”《大地颂歌》由6幕+序曲和尾声组成,6幕内容分别是《风起十八洞》《奋斗》《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步千年》《幸福山歌》《大地赤子》。十八洞村7年来的蝶变之路,通过代表性人物、事件和场景在剧中呈现。

“《大地颂歌》真实体现了基层扶贫干部精准落实落地扶贫政策的担当作为,体现了老百姓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督查处干部郭春雨说,通过该剧,他深切地感受到湖南人民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付出的巨大心血和努力,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观众中,有许多高校学生。宁夏大学的朱家莹生长于东部沿海城市,却选择到西部地区锻炼自己。看完该剧后,她说,脱贫攻坚中的动人故事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点亮了人生明灯,希望自己能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北京大学的何润哲则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这一幕,让她深深感受到“扶贫先要扶志、扶智”的重要性。

创新性展示湖南精准扶贫伟大历程

“《大地颂歌》要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向我打听什么时候开票等信息,问我有没有办法抢到票,我说我自己都要靠抢。这部剧很火爆,我想着一定要看,看了以后觉得还是很值得去抢票的。”《国家大剧院》杂志编辑曹真真说,用舞台艺术的形式演绎扶贫题材作品,难度极大。

《大地颂歌》是如何破解表达难题的?“打破常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集成式、创新式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将歌、舞、音乐剧等有机融合,以大型史诗歌舞剧的形式,演绎新时代的奋斗史诗是《大地颂歌》的最大亮点和特色。”该剧出品单位之一的湖南省演艺集团董事长吴友云介绍,剧中的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表演等,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各有创新。

成效如何?“在众多的扶贫题材艺术作品中,《大地颂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品质脱颖而出,成为今年首都舞台上的一个亮点。”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挂职)、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汪泽说,一票难求,剧场不时自发响起热烈的掌声,观众饱含热泪,是对这部剧最好的肯定。

除了真实的人和事,动人的音乐与舞蹈屡屡成为引发观众掌声的“燃点”。“音乐的含情量就是它的含金量,情的文章做得好,是剧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原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王祖皆认为,“《大地颂歌》中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来不及说爱你》等音乐都非常感人,催人泪下。”该剧的舞蹈以现代舞和当代舞为主,采茶、绣苗绣、摘猕猴桃等场景则采用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扶贫工作队队员小刘营救废墟中的小雅时的独舞、《夜空中最亮的星》中孩子们的舞蹈、配合《马桑树儿搭灯台》的群舞等,几乎每场演出都收获了观众的掌声。

以“写实+写艺”为整体舞台美术风格,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进一步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

北京大学教师符晓婷是湖南人,与家人朋友一行四人前来观看《大地颂歌》。她说:“舞美效果尤其棒,一看就是我们湖南人做的。最后一幕中,人们追忆扶贫干部的视频,与舞台上的演出融合得恰到好处,很感人。我身边的一位观众哭得难以自持。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生动呈现,让我更加了解了扶贫工作的意义。”

“文艺湘军”攀登文艺高峰永不止步

“刚开始知道爸爸的故事要被搬上舞台,我是排斥的。看了《大地颂歌》,我觉得创作这样的作品很有必要。看这部作品时,我能够从爸爸个人的经历中跳脱出来,看到整个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感触很深。”王婷是从河北省到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义务扶贫的退伍老兵王新法的女儿。《大地颂歌》从扶贫干部及义务扶贫人家属的角度向他们表达敬意,王婷因此成为剧中的角色之一,由青年演员万茜饰演。

能得到原型人物的认可,难能可贵。为了打造好这部作品,创作团队从去年12月起开始创作,不仅要破解创作上的难题,还克服了疫情突发的巨大困难。

该剧艺术总监杨霞介绍,为了碰撞出好的创意,主创人员从一开始就全员深度参与创作,充分利用网络,开了无数次会议。有些专家因疫情滞留在国外,总导演周雄经常凌晨打越洋电话与之交流沟通。剧组对创作精益求精,剧本改了不知道多少次。龙书记的饰演者谷智鑫“吐槽”:“参演《大地颂歌》的工作量,几乎是我以往参演剧目的4倍。”该剧音乐总监、作曲刘岳等多位主创都表示,从未在一个剧组扎根如此长的时间。进入排练过程后,400多名演职人员工作到凌晨是常事。

虽然在湖南有了成功演出的经验,但转换到国家大剧院的全新舞台,又是新的挑战:无数的器械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并调试到最优效果;国家大剧院的要求不一样,部分细节临时做了修改,演员们要调整已经熟悉的表演程序;对于“现场直播”的舞台剧而言,哪怕是同一个剧场,演员的每一次演出都是重新出发,短时间内适应新的舞台更不容易……《大地颂歌》的创作者们用来克服困难的 ,还是那个“真”字:真情投入,真心付出。他们还将继续前进,修改打磨,在攀登文艺高峰的路途上永不止步。

审核:陆术华

初审:唐小龙

编辑:刘思辑 袁思蕾

稿源:湖南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