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景色名山,具有全国唯一、全球揭穿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蜕变带,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奇迹。景区内千峰竞奇,万壑藏幽,翠竹奇松之间,遍及流泉飞瀑,每当暴雨往后,那“山中一夜雨,到处是飞泉”的景致尤为壮丽。相比于天柱山折服众人的“雄奇险恶”,殊不知,三祖寺西涧的山沟流泉摩崖石刻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当地。

雄奇灵秀的天柱山既具北山之雄伟,更兼南山之秀丽,其间遍及雄峰怪石,幽谷灵泉,奇松云海,异兽珍禽,身临其境,如在蓬莱,令人心驰神往,“实为淮南江北诸山之冠”。据《天柱山志》载,它“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李白歌曰:“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咏赞:“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其实天柱山的审美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山顶之雄奇和山麓之灵秀,所谓灵秀,是指自然环境之美与人文景观之智的最佳结合,而山沟流泉摩崖石刻则是最能体现这一点,说它是天柱景观中最具文化内在的当地,一点也不为过。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山沟流泉,实为天柱山麓一条沿蜕变岩裂隙发育而成的幽泉,清水淙淙,终年不息。溪流沿岸崖壁峻削、古木参天,其间有一巨石酷似卧牛,周围环崖如洞,故名“石牛古洞”,为“潜阳十景”之一。溪谷全长约1.5公里,在石牛洞以上为上游,称为潺潺溪,石牛洞一段为中游,称为石牛溪;下流为主泉区,称为山沟流泉。相传石牛溪之名,为唐代名人李翱所取,而“山沟流泉”则是由宋代文豪黄庭坚命名。

在这条1500米的清溪沿岸的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上,布满了历朝历代400余方石刻,简直到了“有石皆镌刻,使之无空隙”的程度。这些石刻涉猎广泛、文体多样、书体齐全,尤以宋代居多。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覆按者不下百人,像李德修、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张楷等都曾题字崖谷。山沟流泉中的3处时代最早的石刻都是出自唐代,均分布在石牛古洞东壁悬崖上。此外还有两宋题刻100多处,其中还包含安徽现存北宋最早的一块端拱二年的落款。“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道尽了王安石对山沟流泉的赞许和眷恋,让这里成了很多人神往的当地。

山沟流泉摩崖石刻是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是天柱山下的文化谷地,不仅环境清幽,景色如画,还底蕴丰厚、独具内在。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这里的石刻向每位游人叙述了一段段传奇的光芒故事,反映了名宦我们对大好河山和山水之美的热爱。从古至今,景仰到山沟流泉来观景揽胜的游客一向络绎不绝,在这里,就仿佛是在历史时空里徜徉漫游,所有的喧嚣和浮躁在此时都化成平静,并趋向于无。每一幅石刻,每一篇诗文,每一声鸟鸣,每一缕清香,都值得可以怠慢脚步,用心去感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