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榆林靖边龙洲丹霞地貌中心景区外被人为损坏,一对情侣将名字刻在岩石上,刻字落款时间为8月21日。据悉,现在整个景区还处于开发状况,暂未向游客敞开,最新被损坏的这处刻字地址,不在中心景区规模内,一向处于对外敞开状况。现在,景区管理部门和景区警务室已经介入查询,传唤当事人进行约谈。
知多一点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散布,现在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散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间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归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归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归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归于老年期丹霞,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散布;最低海拔可以构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对集中散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区域。除我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散布,其间我国散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丹霞山的赤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势”的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运用“丹霞地势”这一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势(地势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丹霞地貌构成原因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堆积构成的赤色岩系,一般称为“赤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赤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整高地,受激烈腐蚀切割、溶蚀和重力坍塌等归纳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杰出的塔状地势。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赤色地层产生歪斜和舒缓褶曲,并使赤色盆地抬升,构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笔直节理进行腐蚀,构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悉数搬走时,构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坍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掩盖基岩面的规模也不断扩展,崩积锥下部基岩构成一个和崩积锥歪斜方向共同的缓坡。崖面的坍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规模逐渐缩小,构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腐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构成缓坡丘陵。在赤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构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构成薄层的钙化堆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构成锦绣般的地势,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构成顶部平齐、四壁峻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区域,则腐蚀构成崎岖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笔直节理产生大面积坍塌,则构成巨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首要节理的走向发育,构成巨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构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展,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构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赤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溶洞。(原标题:陕西榆林丹霞地貌景点被情侣刻字损坏,当地介入查询)?来历:归纳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民日报?我国国家地理网流程修改:tf00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