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手机与旧杂志
文、图|枬子
我是1990年代后期开始用手机的,前后已用过二十多个手机,平均下来一年换一个。不过很多都是公司财产,离开公司就交还了,留下来的不多。
开始几年用过“大哥大”、模拟机,都是黑白屏的。那时期话费奇高,单位上只报销固定金额,超过部分要自己出。因此手边有固定电话的时候,绝对不用手机。还特地另配了个127的传呼机,另有段时间在蓝天寻呼台兼职当会计,公司又发了一个,一度腰间挂两个寻呼机加一个手机,现在想起来好土。可惜两个寻呼机都在搬家的时候丢失了。
第一个彩显屏的手机是2000年在深圳工作时单位买的,是三星牌翻盖,要五千多元。
那段时间天天在电视里打广告,卖点是它有语言呼叫功能,广告演的是一个特工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腾不出手打电话,就冲着手机大吼一声“总部”,立刻接通了总部的电话,于是万炮齐发,将敌人轰得一干二净。奇怪的是特工在炮火下毫发无损,站起身拿着手机说出那句广告语:三星手机为您展现精彩数字世界。
当时的手机屏幕虽然小,功能也不强大,式样可比现在的好看多了,有翻盖、滑板、直板、旋转、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超薄、超小等多种款式,不像现在,所有的手机都长一样,一点个性都没有。
我当时换手机喜欢尝试不同的款式,只有直板手机我不喜欢,没用过。品牌是轮流在摩托罗拉、爱立信、三星、LG中选。有次看朋友用的一款手机好看,只有图片中我这台三星翻盖的三分之二大,跟火柴盒差不多,看着十分精致,问了下价格,说是三星的限量版,要一万多。
☝嫌麻烦没留充电器,只有一个还能正常开机
到了智能手机的时代,自2012年用上了iphone4s后,再没用过其他品牌的手机,成了一枚忠心果粉。
一般认为除了老年机,没人再用老手机了。我的朋友李总是个例外,他是标准的黑莓粉,上个月遇到他时,告诉我他还在用,早几年一次买了六台。黑莓手机在以前确实是特立独行,看上去傻大黑粗,但超级好用,据说是唯一的全键盘手机。只是最近没遇到他,他连微信都没有,不晓得现在到处要刷码的时候何什搞。
除了买书,我也喜欢买杂志,经常买的有两本:《读者文摘》和《世界之窗》。
《读者文摘》是1981年创刊的,不到三年发行量就突破百万。个人认为确实和美国《读者文摘》有相似之处,后来因为版权问题,于1990年代初更名《读者》。是当时最为“文艺”的杂志。
《世界之窗》是上海译文社于1979年创刊,在那个信息闭塞,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里,为读者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原本是32开的黑白杂志,以世界各地文化类资讯为主,方便携带,很受欢迎。不知道为什么,2001年改成了16开64页纯图片杂志,发行量一落千丈。
其他流行的杂志如《新体育》、《大众电影》、《故事会》、《中篇小说选刊》也零星买过一些,不像这两本收集得多。《读者文摘》在更名之前的每一期我都收藏了。
这两本曾经热门的杂志,能真正反映时代变迁,记录时代发展历程,已深深印上时代烙印。现在虽然资讯发达,手机就可浏览到一切想要了解的东西,但是,静静地翻阅一本杂志,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二、小人书与画家们
文、图|陈新
这几本连环画分别是1960~1964年出版的,至今有六十余年了,它是我学习绘画历程中给我最大帮助的有图读物。
我父母亲都是艺术师范毕业生,虽没有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但艺术境界还是比一般人略高点,因此,我的童年,除了打球外还要临摹贺友直先生的这套《山乡巨变》中的画面。
那时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老师,学习绘画全凭父亲的高压,一个暑假下来也能完成上十幅铅笔临摹作品。回过头来看,今天我的线描与速写还真是有童子功的。
说起中国当代美术,像贺友直这样的人物,是很难绕开的。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长篇连环画《山乡巨变》即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作。
在那个时代,由贺友直的连环画、齐白石的变法丹青、林风眠的中西妙合、潘天寿的文人画变体、叶浅予的舞蹈速写、黄永玉的《阿诗玛》版画、李可染的长江写生等,共同构成的美术浪潮,震动、唤醒并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士的眼、手、心!
20世纪50年代,连环画界除了“南顾北刘”之称外,还有“南华北杨”之说,华三川曾和北京的职业连环画家杨逸麟各领风骚于大江南北。
华三川先生前一时期的作品,多是采用钢笔画画法。这种形式最早见诸于西方书刊插图,是硬笔画素描,与铜版画有关。
钢笔画需要有较好的素描功底,但又不是画素描,作者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黑、白、灰关系的调整,用线条疏密组成韵律和情调。华三川是我国运用钢笔画法较早的一位画家,也是掌握这种形式最好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不需要看署名就可辨认出来。经过印刷,他的一些钢笔画作品,颇有铜版画效果,独具风味。
华先生的钢笔淡彩也是我学习临摹的重要范本,水彩画技法与线描的完美结合,充分打破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更加写实和便于空间呈现。
几十年过去了,有多少人还记得“小人书”这么一说,有多少人在“小人书”摊上花几分钱打发过许多时光,有多少是在“小人书”的世界里了解到传说中的故事与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批人有许多都是“小人书”的绘画作者,一幌几十年,旧物真成了故事中的故事,我就这个故事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美术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