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藏品在不同物主之间流传的历史。流转的频率越高、路径越清晰,也就意味着收藏的行为越活跃。所谓“过手即拥有”,从来就没有永恒的占有,集藏与流散才是不变的主题。宋代有着浩繁的皇家收藏,这些收藏品来源于哪里?又有着怎样的流出途径?下面就看看宋代皇家的收藏往来吧~
宋太祖 赵匡胤 画像
宋代皇家收藏品的来源大致有前朝遗留、民间搜集、臣民进献、当朝储纳、籍没私产、国外进贡和外贸收购等。其中,最受关注、最有意思的是民间搜集和臣民进献。皇家在获得这些藏品后,也往往会把其中一部分甚至是精华以赏赐的名义流散出宫廷,成为民间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来”与“去”之间,就构成了宋代皇家收藏的一种流通方式,这也是收藏之所以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特征。
宋代皇家对典籍、书画、器玩的收藏,起始于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戎马一生,每拿下一个地方,就要“搜刮”一番。一路征讨的过程中,各地也相继进献典籍和书画艺术品。这样的主动搜集和接受进献,几乎是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的“规定动作”。而宋太宗的搜集,让一大批原藏于民间的典籍、书画珍品归入皇室,奠定了宋代皇家收藏的基础,《麟台故事》里称“图书之盛,近代无比”。
宋代仿古青铜器 安徽广德博物馆藏
太宗之后的历任宋代皇帝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几乎历朝均有藏品搜集和呈献。除了常规的书画典籍外,也依皇帝个人喜好而有所偏重。比如,真宗对道教痴迷不已,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祥瑞之物”;仁宗朝则有不少金石古物进献,随之金石收藏和金石学开始兴起,皇家收藏逐步发展,至徽宗时期达到极盛。靖康之乱时,北宋皇家收藏遭遇浩劫。南渡后,高宗继位,高宗继承了其父徽宗的艺术天分和收藏兴趣,又开始大规模的民间搜集搜集,使南宋皇家收藏开始恢复元气。
收藏品有“来”也有“去”,这才构成了一种文化活动。很多珍贵之物到皇帝手中,有时也会作为赏赐品流散出去。王羲之等前朝书画家的作品,流传到宋代已极其珍贵,但宋太宗也并非全部留下,而是有挑有捡,或许是太宗已有王羲之的墨迹,就不追求数量的多寡了,也或许是对艺术品真伪、优劣的判定,做出了取舍,总之并非来者不拒的。还有后世著名的《千里江山图》,在这张画作完成后宋徽宗便将之赐予了他的宰相蔡京。
《千里江山图》 局部
总之,因为宋代皇帝们对收藏的热衷,对宋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这种热度自上而下蔓延。士大夫和官僚阶级,已经把这些艺术品作为了上流社会社交活动的重要筹码,以此来取悦皇帝,获得认可,其间多少含有微妙的政治因素,而非单纯地处于喜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