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金银错”又称“错金银”,最初并非起源于玉雕界,而是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真正大规模运用在玉器上,则要数清代的“痕都斯坦”玉器。
(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金银错工艺
无论古代说的“金银错”,还是今天说的“错金银”,金银二字容易明白,但“错”字对一般人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说文解字》中对“错”字曾有这样的解释:“错,金涂也,从金,声”。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释说:“错,俗作涂,又作措,谓以金措其上也”。所以,广义一点说,凡是在器物上布置金银图案的,都可以叫金银错。
金银错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涂画法,另一种是镶嵌法。而在玉雕作品上则采用镶嵌法,俗称压丝工艺。“金银错”玉雕作品对玉料的选择颇为讲究,一般而言,几乎全为纯色玉料,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青玉、白玉、墨玉或碧玉,且必须保证玉质细密,质地温泽,这与传统玉器喜爱留皮留色的巧雕形成了鲜明对比。
清 痕都斯坦玉嵌宝盖盒
金银错历史
战国两汉时期,金银错青铜器大量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广泛流行,考古发现战国汉代的金银错青铜器以千百计。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中国的青铜时代来说,它只不过是一抹绚丽的晚霞。
玉器中的金银错工艺(玉器行业俗称压丝工艺)及金银错嵌宝石工艺,多见于清代乾隆年间。
清代以前有金玉结合件、花丝镶嵌(多见于首饰件、佩饰)等工艺组合的玉器出现,但非金银错工艺,属于金镶玉工艺。不同时期对金银错工艺有不同名称,东汉时期称为“填丝”,乾隆年间称为“痕玉”或者“嵌丝”。
清代乾隆年间由“痕都斯坦”进贡清廷的玉器中有很多金银错嵌宝石玉器。“痕都斯坦”是清廷对北印度蒙兀尔帝国的称呼,位于现今克什米尔地区及北印度一带。乾隆二十四年清廷派兵平定了天山南麓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巩固了清政权后,喀什准噶尔部每年都进贡一批玉器,主要是生活中实用器物,有碗、盘、杯、盒子、洗子、文房用具、刀具等。所进贡之玉器皆出产于“痕都斯坦”,这些器形独特别致,造型与做工或是纹饰图案都具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按照伊斯兰教规,建筑物只可用植物图案和古兰经文作为装饰图案。因此,所有图案主体都为莨苕纹或铁线莲、菊花等植物。除嵌有精美的金银丝外,还嵌有各色宝石及玻璃,充分体现了玉、金银、宝石相组合后产生的无限美感。
金银错玉器自其传入中国,是以进献给皇帝作贡品身份出现的,足可见其身价之高,民间百姓仅仅是闻其名而不得见其物,为数不多的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大多藏于宫中。可惜清朝道光年后,国势日弱,再未见制作,也因工艺复杂,这项工艺渐渐失传。
金银错玉雕
制作工艺上玉雕师会先在玉石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然后依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其间不用任何粘贴剂,所以要求开槽精度准确,镶嵌平整,对丝无痕。最后再打磨平整,抛光磨亮。
金银错所使用的金丝或银丝是根据玉器的料色、价值、造型而定。一般来说用白玉制作的玉雕作品用金丝或用金片,黄白相映,给人以高雅富贵之风、富丽堂皇之韵。而青玉、墨玉、碧玉中采用错银或鈀金纹饰,给观者以端庄华贵、古拙雅洁之匠意。
人们尤其是文人推崇和田玉自然但又美焕其内的审美理想,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和谐境界,薄视富贵绚丽的装饰风格。殊不知,金银错工艺的美好正在于多元化与多样性,卿本佳人,淡妆浓抹两相宜。金银错玉雕让金多了一分质朴,让玉多了一分奢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