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社发布了以工代训补贴实施方案,以下是补贴政策解读,供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以工代训

  以工代训是指以在岗工作的形式代替培训,是稳岗位,扩就业的重要方式。

  二、政策出台背景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企业生产和职工培训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全省面临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为此,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工作的通知》(湘人社发〔2020〕26号),支持企业开展以工代训。省厅文件出台后,我局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长沙市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实施方案》,助力我市企业复工复产。

  三、哪些企业可以申报以工代训补贴,补贴标准是多少?

  1.2020年1月1日后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

  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以下简称四类人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中小微参保企业。根据企业新吸纳四类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按月给予企业每人每月500元的培训补贴,补贴期限为申请受理当月至2020年12月31日。

  2.经过认定的困难中小微参保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

  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按月给予企业每人每月500元的培训补贴,补贴期限为申请受理当月至2020年12月31日。

  3.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各类参保企业。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按月给予企业每人每月500元的培训补贴,补贴期限为申请受理当月至2020年12月31日。

  四、企业向什么部门申报以工代训补贴?

  我市企业以工代训补贴由区、县(市)人社部门负责受理、审核及补贴资金拨付。

  五、企业申报以工代训补贴有哪些程序?

  以工代训培训补贴办理全部纳入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

  1.申报受理。符合要求的企业每月向企业注册地所在人社

  部门申报补贴,申报受理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同时,登陆“湖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录入相关信息(用户名及密码由注册地人社部门分配),并提供以下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初次申请);

  (2)长沙市企业红黑名单核查结果报告(信用长沙网站查询,初次申请);

  (3)《长沙市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审批表》、《长沙市企业以工代训人员花名册》(见附件1、2);

  (4)当月发放工资银行对账单(其中停工停业企业需提供上一季度发放工资银行对账单)复印件;

  (5)企业开具的财政拨款收款凭据(见附件3);

  (6)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审核公示。区、县(市)人社部门接到企业补贴申请后,按规定审核资料,并将审核情况在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或政府公共服务网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公示无异议后,经办人员还需在“湖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审核确认。

  3.资金拨付。人社部门审批后向财政部门申请安排资金,由人社部门或者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拨付至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列支。

  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企业是指在长沙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无严重失信记录,并在市(区县市)级人社部门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的用工企业。劳务派遣公司、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不纳入以工代训补贴范围。

  2.中小微企业划分。可直接采用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划型结论确定企业类型。无法确定企业类型和企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由统计部门核定。

  3.困难企业是指按照《关于落实湖南省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二十条措施等若干问题的意见》(湘人社发〔2019〕32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十六条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20〕20号)规定,由长沙市失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长沙市人社局会同财政、发改、税务局四部门联合认定。

  4.停工停业是指2020年2月以后停工停业1月以上的。根据企业当月电费、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能源消耗量、营业收入三项指标之一较2019年相应指标月平均值下降70%及以上认定。

  5.登记失业人员指办理了《就业创业登记证》并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由系统自动进行认定。高校毕业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根据《毕业证》复印件或学信网登记毕业时间至企业参保时间认定。

  6.2020年开班备案的或尚在培训期内的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岗位不再重复享受以工代训补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