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婚礼人都在倡导仪式感,都希望把我们的婚礼引导成西式婚礼那样,神圣而庄重,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本文作者:结婚产业观察特约撰稿人 昊然
婚礼是一种民俗文化,所以每个地方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婚俗,哪怕是一直被诟病的“婚闹”,什么闹伴娘,甚至有些地方还闹新郎,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就是新郎在办仪式的时候,突然从上面倒下来一口袋面粉,弄的新郎是非常气愤。
婚礼本来是年轻夫妻组建家庭时的一场特别的仪式,本应该庄重而高雅。结果,被几个爱“闹”的亲朋好友一折腾,成为了一场吵闹低俗的游戏。
虽然我们无法理解这些“婚闹”的意义,但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终究会被时代所抛弃。
而现在的婚礼大多是学习西方的西式婚礼,穿婚纱走仪式。尽管从形式和穿着上已经很接近西式婚礼,但我们却永远做不成纯正的西式婚礼,这也是很多人诟病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仪式重形式缺内容,我们的婚礼偏娱乐缺庄重,我们的来宾重喧哗缺尊重等等。
这么多年,几乎所有的婚礼人都在倡导仪式感,都希望把我们的婚礼引导成西式婚礼那样,神圣而庄重,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这是为什么呢?
前两天我听了一个讲座,解决了我这么多年一直不解的问题,原因就是民族文化。
说简单点,中国上千年形成的民族文化是家庭型,而西方几百年形成的民族文化是契约型。所以在西方的婚礼仪式中,他们就是在签订一份“终身”的合同。
他们会问:“无论什么,无论什么,无论什么,你愿意吗?”为什么要这么问,就是告诉你这个合同的内容,然后你来回答签字,而交换戒指就相当于是盖章生效。
西方人的契约精神,让他们可以把婚礼做出具有仪式感,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生的事,也是遵守这份誓约的诚信。
这么一看,是不是大家就可以明白了。虽然,我们学习的是西式婚礼的形式,但我们却永远学不到这种精神,自然我们的仪式就无法做出西方的那种感觉。
我们的民族强调的是家庭文化,由家庭衍生出来的就是家族,所以你看,我们的婚礼,都是要宴请亲朋好友,而且在安排席位的时候,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果一桌安排两个家庭,还要考虑这两家人是不是合得来,有没有矛盾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基于我们的家庭文化。
而我们的仪式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所倡导的并不是契约精神,虽然我们做的跟西方仪式差不多,但却做不出那种感觉,就拿婚礼誓言来说,有多少人在去回答或者去说这段誓言的时候,真的是抱着一种敬畏之心呢?
就像我们很多时候说的一样,我说的一定是实话,否则就天打雷劈,但他说的真的是实话吗?不一定,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假话,也不会真的被劈。
而誓言也无非就是在那一刻的一个“发誓”罢了,如果所有的承诺,一旦你说了,那就要坚定的做到,也许我们国家的离婚率就不会有现在这么高了。
民族的文化和特性,注定了我们的婚礼永远做不成西式婚礼,而我们的婚礼就像那些婚闹一样,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更奉行的是这种“结婚三天无大小”的所谓“闹剧”。这是刻在骨髓里的东西,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如此。
当下,只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婚礼形式,也应该让婚礼形式不再只是形式。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我们的婚礼也会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