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首批700余名患者出院,最多一天出院超过6700人,开舱至今治愈了超过3万名患者,60小时火速“升级”具备更完善医疗救治功能……这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交出的一份份亮眼“成绩单”,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管理队伍进驻也快一个月了,充满活力的团队为这所大型方舱医院的顺利运行默默付出着。

44人的管理团队中,有25名党员,平均年龄只有35岁。 在仁济医院党委书记、新国博方舱医院院长、总指挥郑军华的带领下,他们与来自天津、湖北、江西、陕西、山西和贵州的援沪医疗队以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4500余人齐心协力,为这座城市早日恢复如常的生活而努力着。

坚定信念 连续作战

进驻新国博方舱医院之前,郑军华带领的仁济医院管理团队在上海建成的第一所大型方舱医院——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已经奋战了十余天了。在接到上级任务后,大家二话没说,做好交接工作后马不停蹄奔赴新的“战场”。

“我们一定要坚定、坚信、坚韧,从容、淡定、自信,专业、敬业、科学地完成此次任务!”尽管大家此时双眼已布满血丝、脸庞满是口罩勒出的印痕,但 仁济医院管理团队始终没有忘记出征时的铿锵誓言

在刚刚接手新国博方舱医院时,基本是从零开始——缺乏完整的规章制度、具体的工作流程;也缺少如此庞大基数病人出院、入院和转院的实际操作经验;在具体细节上也没有与各省市援沪医疗队进行磨合。

仁济医院管理团队 连续好多天通宵达旦,根据新国博方舱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管理团队各部门在实战中学习,逐渐完善,和各省市医疗队磨合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国博方舱医院副院长陈尉华的带领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秦骏等多位同事还参与到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的运作中,为远道而来的福建援沪医疗队提供保障和支持,极大帮助了援沪医疗队度过磨合期。

4月中旬,根据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卫健委部署安排,仁济医院管理团队又与建筑工人、公安、保安等各条线人员夜以继日,完成对两个舱内约2000张床位的升级改造。按照医院标准,有吸氧、心电监护仪,备好呼吸机和除颤机,同时配置药房和输液设备,配置方舱医院此前没有的B超、CT及心电图。

各司其职 默契配合

新国博方舱医院设置指挥部办公室、医务部、院感染办公室、护理部、信息部、后勤保障部、物资保障部、药剂科、放射科等部门,大家拧成一股绳,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

指挥部办公室除了承担大量的对外联络协调及转运任务,更是在细微之处彰显温度,他们开展方舱“云课堂”、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成立具有方舱医院特色的“蛤蜊电台”、组织患者党员线上社区报到、评比党员示范岗、优秀志愿者,筑起医患携手战“疫”的良好氛围;医务部下沉一线,从制度建立到流程设计,从组织救治到转运衔接,从入院审批到出院登记,他们每天要打数百个电话,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要在指挥部通宵部署;护理部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有着支援武汉或公卫的宝贵经验,她们负责协同10个舱3500余名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在保障方舱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运行、控制疫情进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院感染办公室筑牢安全防线,从区域设计和划分、个人防护培训与监督、消杀工作、到职业暴露管理、防护物资管理,他们快速摸索出适用于大型方舱医院的感控流程和制度……

仁济医院团委书记、妇产科主治医师庄旭也在这支队伍里,4月17日是庄旭女儿的两岁生日。“对不起,宝宝!爸爸和妈妈因为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只能缺席了!”但他也相信,不会太久,我们美丽的家园也能恢复如初。和他一样,新国博方舱医院管理团队中,还有很多青年在战疫一线迅速成长。物资保障组的徐维维也从仁济医院一支医疗队的“小管家”变身统筹天津、湖北、江西三支外省市医疗队的物资“大总管”,她说:“这段时间过得并不容易,但我无怨无悔,相信今后再回忆起来都是甜的!”

“不论是接管方舱医院,还是改建一家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强压力、重任务下,我们在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的鼎力相助, 我们坚信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郑军华书记这样说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就医服务号

视频号

我知道你 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