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万物萧索。在寒气中,自然界的生物都悄然蛰伏起来。而此时,人的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缓慢和收敛的状态,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

冬季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而茶性大致都为寒凉,在需要保暖的冬季,怎么喝茶才能既避免茶的寒凉之气对身体的损伤,又达到养身的目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辨别茶的温寒呢?

01

发酵程度越高,代表茶性越温和吗?

很多人说,春喝花茶,夏喝绿茶,秋喝乌龙,冬喝红茶。对于茶的共性来说,人们普遍认为绿茶性寒,红茶性温,冬天宜喝红茶不宜喝绿茶。

在多数人眼中,发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就越温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茶类的发酵程度高低,与茶的寒性变化并不具有绝对的关联性。

研究表明,茶类寒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茶中游离咖啡碱的含量高低,与糖类、氨基酸、脂类、芳香物质等组分比例,也有密切关系。

也就是说,决定茶性温寒的并不只是茶的发酵程度,还有茶树品种,茶园的生态好坏,采摘的时间、标准和等级,制作工艺的良莠等等。

举个例子,如果说同一片茶园采摘同一批茶叶,同时制作成绿茶和红茶,那么红茶的茶性确实比绿茶要温和。

但是如果一个是在生态非常好的茶园采摘、品质精良的绿茶,和一个茶园污染严重,发酵做工皆不到位的红茶相比,哪个的寒性和对身体的刺激更重?

答案是一个品质较差的夏秋茶青做出的红茶,有可能会比头春的细嫩绿茶要寒得多;一款半发酵但做工不到位的清香型铁观音,也可能会比不发酵的绿茶、甚至白茶要寒凉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冬天只喝红茶,却依然感觉胃寒不适的原因。可见决定茶性温寒的并不只是茶的发酵程度。

02

该从哪些方面选择冬季茶品?

既然不能单从发酵程度来辨别茶性,作为不太懂茶的大众茶友,该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选择和辨别适合冬天喝的茶呢?

以下有几个实用的点分享给大家。

(1)喝口感偏甜的茶

冬季喝茶,适宜喝口感偏甜的茶,少喝口感偏苦涩的茶。

在大多数情况下,茶性寒凉的茶,对应的性味是“甘苦”,而口感偏甜的茶,其寒性会相对较弱。

比如同是红茶,云南大叶种晒红,口感偏浓郁苦涩;一些用春茶为原料制作的细嫩红茶,口感温和甜润。前者的寒性和刺激性就比后者要大。

(2)喝焙过火的茶

对茶类寒性影响最大的,就是在茶叶制作过程中,焙火温度和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焙火强度与茶类的寒性变化,是呈正相关的。茶叶经过焙火,滋味会变得甘甜,寒性和刺激性都会减弱。

冬季喝一些焙火到位的茶,是十分适宜的。例如,武夷岩茶,或者一些焙过火的乌龙茶和红茶。

对于同是焙火的茶,传统火焙则优于电焙。例如,用传统松柴明火干燥的正山小种,比起电焙的红茶,茶性也更趋近于温和润泽。

(3)喝储存有一定年限的茶

茶的寒凉之性,在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自然氧化和微生物作用后,也会变得温和。茶就像人一样,一个人过了天命之年,都会趋于温和、含蓄、耐品。

由于各类茶的特质有所不同,有的就是要喝其鲜爽滋味,久存意义不大。而有些茶喝新茶并不见得最好,久存为佳。

冬季喝焙过火或渥堆发酵的茶,也都最好不要喝当年的,至少隔年再开始喝,不管是对口感滋味还是养生来说,都更好一些。

例如,新制作好的岩茶,新茶火气尤存,喝了容易在本身干燥的冬季更添燥气而上火。还有经过渥堆发酵的黑茶,也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后,茶性更趋于温和。

(4)不喝冷泡茶,不喝凉茶

小时候我们就会常听老人说,茶不要喝凉的,其实是有道理的。

茶性寒凉,要温饮或热饮。我们在泡茶时利用沸水的热量,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缓和茶叶的寒性。

而当茶凉下来,高温才能溶解于茶汤的物质又析出,此刻的茶汤并不均衡,寒凉之性凸显,不宜常饮。

这两年还很流行冷泡茶。冷泡茶,就是一开始就用冷水或者冰水泡的茶。虽然它因为温度低,茶中苦涩类的味道不会析出,喝起来感觉很清甜可口,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但是,它的寒性巨大,久饮伤身。尤其是冬季,更应杜绝喝冷泡茶。

(5)不喝浓茶

冬季,应该保存元气。而浓茶,则会因茶中咖啡碱的过量,造成食欲不振、恶心、四肢无力,心悸、心慌,手发抖等症状,这是饮浓茶导致人体血糖的急剧降低造成的。

常饮浓茶会造成身体的元气损伤,精气耗散,并不利于养生。

(6)适当添加温热性的药草或花草茶

有人说,就算是冬天,我也只喝绿茶怎么办?如果喝一些不发酵或者未焙火偏寒凉的茶,也可以在茶中加入一些滋补的食物或药材,例如红枣,干桂圆,藏红花等等,也能中和一部分茶的寒凉之性。

如果体质寒凉的女性,也可以不放茶叶,直接喝一些桂圆红枣茶,姜茶,玫瑰花茶等,都是不错的冬季养生茶。

总之,喝茶养生,不可过量,要顺应自身体质和天时而变。这样才能既享受茶的百般美妙滋味,又呵护身体,泽润心灵。

关注@逆旅公子,发现更多诗意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