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生命至上”。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在接受人民网·人民健康专访时表示,“坚持生命至上”是医生工作的根本原则和职业追求。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仍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健康中国行动提出要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旨在向公众普及急救技能、提供规范化的疾病管理。马长生表示,应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切实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减轻疾病负担,让人民的健康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加之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将加大现有医疗资源压力,为公共健康和医疗资源带来众多挑战。

“房颤症状隐匿、存在阵发发作的特点,加之老年等高危人群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特征将进一步增加房颤管理的难度。此外,我国房颤患者的知晓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有超过一半的患者从来没有听说过房颤,更不知其危害,这为房颤的诊治与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马长生表示,需加强房颤疾病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提升公众对房颤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应呼吁公众在生活中要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注重心脏健康和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房颤。

对于改善我国房颤治疗的现状方面,马长生表示,目前我国农村县域对于房颤的诊治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建立健全培训体系,规范各级医院的房颤诊疗,使不同地区的房颤患者都能就近接受到规范、优质的治疗。此外,也应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培养心血管人才。

在心电生理介入手术方面,马长生表示,电生理学科目前在飞速发展,应进一步建立完备的导管消融手术的操作规范,利用新媒体手段或网络平台提供高效的介入培训,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提高培训效率。与此同时,也应重视质量控制,强调手术安全,降低消融的并发症。此外,也要重视并加大对青年医生的扶持力度,培养我国电生理的青年人才。

今年6月6日是第8个“中国房颤日”,届时人民网·人民健康将和北京白求恩基金会联合推出“医路相伴——中国房颤日公益健康教育项目”专题论坛直播,马长生主任届时也会在现场继续向广大观众介绍房颤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