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非常时期,美联储再次降息,一场货币战“疫”已悄然打响!3月3日,美联储降息,央行没有动作;3月16日,美联储再度大放宽松:降息、降准、量化宽松一气呵成,而央行除定向降准外依然没有其他动作,未来中国会降息吗?
美联储风声鹤唳,央行按兵不动
北京时间3月16日(美国当地时间15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超低水平,接近零利息。并将紧急贷款贴现率下调了125个基点,至0.25%,美联储还将数千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零,同时美联储宣布,推出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这是继3月3日降息后,美联储再度紧急加大宽松力度。
而央行的反应是3月16日实施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同时,开展1年期MLF操作1000亿元,操作利率3.15%,期限为1年,与上次持平。
咋一看力度的确不够。据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已经启动了降息。而央行按兵不动,这么一来意味着货币政策空间更大了,利差更大了,但这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央行未跟进,说明了什么?
虽然货币政策空间更大,但“以不变应万变”有时也并不是好事。事出必有因,中国央行未跟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虽然美联储此次是大规模货币宽松,但中国央行考虑到3月16日降准长期资金得到释放,所以为了控制货币政策的宽松节奏,即边际宽松,而不是大水漫灌,才对降息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毕竟在降准的前提下,如果再进行降息的话,资产泡沫和市场投机预期可能重新抬头。
2、短期内降息的概率虽然不大,但调低LPR利率的概率很大,因为我国降息的目的根本上并不是为了保持过快的经济增速,而是让资金去支持实体经济。所以只有LPR利率降下来,让银行去让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受益。
3、目前制约国内降息的因素还未完全消除;首先是结构性通胀。从1、2月份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5%以上,此时降息可能会助长通胀;其次是房价。目前地方政府针对疫情期间房地产的扶持政策力度已经不小了,甚至还有的降低首付比例,如果此时大幅降息,可能会刺激房价。不过房地产实质上与杠杆率有关,货币政策并不是必须的手段,在其他手段的配合下,或许降息也不会导致房价暴涨。
年内仍有降准降息概率
来自官方的声音,3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4月中上旬成降息时间窗口。这意味着年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降息、降准对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必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经济增速,即GDP增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大问题,虽然我们能接受经济增速合理的降低,但通过降息来保护实体经济利润,稳定就业和预期才是更长远的打算。
第二,防止外资无风险套利。现在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都在降息,如果中国迟迟未未进行降息操作,将导致中国和美日欧等经济体的无风险利差不断加大。极端点,假如美国继续放水至负利率,那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有很大的升值压力,外资进入中国后完全可以进行套利,套完利差再套汇差。
但是降息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咱们既要考虑疫情的影响,也要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虽然宽松趋势不变,但这个节奏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