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股市最忠实的资金,首选险资,因为险资一旦投资某只股票,将成为这只股票的长期资金,不会快进快出。
最近几年,险资入市的步伐加快,政策也不断开绿灯。
近期,险资入市更是利好不断,主要是三份文件:
1、12月3日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2、12月17日,银保监会《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3、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一
前两份文件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限制,简化股票投资流程,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长期资金。
证券出借业务一般称为“融券”,本质上是将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借给两融的投资者,保险资金获得“利息”收益。一般来说此类投资风险不大,适合稳健投资的险资。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境内债券借贷规模8041亿元,境内转融通出借余额1692亿元,增长比较快。
截至今年10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2.58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2.77万亿元。
目前A股总市值在90万亿左右,也就是说险资是A股的主力,但还有提升空间。
我之前就说过,A股正进入机构进场,散户离场的时代。注册制来临,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年内新股发行数量已突破500大关,远超去年同期。股票数量越多,越考验投资人,你需要有一双慧眼才能挑选出好的股票。
同时,退市制度也逐渐完善,个股退市的风险也在增加,一不留神,你买的股票可能就退市了。
所以A股市场越来越考验一个人的专业性、资金能力以及信息资源。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是难以具备的。所以国家鼓励增大机构资金在股市的比例,一方面是稳定市场,避免大涨大跌。另一方面降低个人投资者的损失。
近几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入市纷纷获得政策开绿灯,未来这个趋势会继续,而且会强化。
二
在第三份文件中深改组提到:
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要完善制度设计,合理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为个人积累养老金提供制度保障。
先来看看,我国居民一般是怎样养老的?
我国居民养老观念一直在变化,1、在2000年前居民养老主要是退休金+子女赡养,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会发现,年轻的夫妻热衷于生娃,很大部分原因是指望着将来子女给自己养老。2、2000年后居民养老主要是退休金+买房。
因为房子“只涨不跌”居民养老很大一部分寄托在房子或者兜底,失业了、生病了、孩子上学、退休需要大量的资金,房子都可以作为兜底。
但是进入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二手房参考价+学区房新政+房地产税试点,房子“只涨不跌”的预期被打破。
这种情况下房子作为兜底的“养老金”也不是100%保险了,那将来的养老怎么办?
当然是回归本源,提高养老金水平。
我之前就说过,我国养老金主要是三大支柱:
1、基本养老,即我们工作时买的社保(分为城镇和城乡)。
2、补充养老保险(一般是企业高管才有),比如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3、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第二第三支柱偏弱: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为551亿元,仅占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的2.1%,对比国外,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人身险保费收入的50%,其中养老年金保险占比超过35%。
原因:
1、居民的商业养老意识偏弱,总以为有了社保就够了,实际上很多人的退休金相比退休前的工资是打折扣的。
2、个人商业养老金需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目前社保是有税收支持的,你的工资是扣除社保后才会算个税,如果个人商业养老金也能做到这样我相信参保意愿会非常踊跃。
关于个人商业养老金,近期国家也明确提出:抓紧明确实施办法、财税政策、金融产品规则等。未来个人商业养老金在税收方面的支持也是可以期待的。
做大做强个人商业养老金市场的影响:
对楼市是利空,对股市是利好。一方面,楼市的养老功能弱化了,资金会转向个人商业养老金市场,另一方面,居民把钱交给了保险公司,那这部分资金肯定要拿去投资,而股市就是重要方向,所以对股市来说是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