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再次大跌。上证指数大跌2%,深指大跌2.33%,创业板大跌2.34%。
下面是上证指数走势图,一根大阴线回吞了近几日的涨幅。
板块上,光刻胶、第三代半导体、转基因、玉米等跌幅居前。
对于周二A股突然大跌的原因,市场众说纷纭,有说是阿富汗问题,有说是台海问题,不过最普遍的解释是三点:
一、美国中概股政策收紧
据财联社:美国证监会主席加里·詹斯勒(Gary Gensler)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信,对此前发布的中概股VIE架构上市指引进行解释,并明确表示暂停这类公司登陆美股市场。
虽然美国对中概股政策收紧的传言已经在市场上飞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这次明确表示暂停中概股通过VIE架构上市算是靴子落了地。
虽然很多人在A股接近收盘后才看到这个信息,但仍能对A股产生重要影响,一是中概股下跌会影响A股情绪,二是有些人可能提早知道了消息。
近期中概股跌得厉害,比如阿里巴巴创出了历史新低。
中概股下跌对A股带来的拖累并不少见,上月底A股那一波下跌导火线就是因为中概股的调整。
二、下半年稳增长压力较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25亿元,同比增长8.5%,上月是12.1%。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2533亿元,同比增长10.3%,1-6月是12.6%。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4%,上月是8.3%。
可见,消费、投资、工业等数据增速放缓,下半年稳增长压力较大。
三、央行货币投放未如市场预期般的多
昨天(8月16日),央行进行了6000亿元的MLF操作,不过8月份到期的MLF资金则有7000亿。MLF操作可以理解为“放水”,而MLF到期可以理解为”抽水”。8月份MLF操作的量比到期的量还少表明央行不仅未有放水,反而还有抽水。
7月份央行突然宣布全面降准后,市场普通预期下半年流动性将非常充裕。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央行货币政策并未有多大转向。
最明显的特征是,7月份广义货币和社融增速不仅未反弹,反而在降低。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前月是11%。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3%,前月是8.6%。
也就是说降准之后的当月,市场上的货币增速不增反降。
近期发表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
2020 年末,美、欧、日货币供应量分别同比增长 24.9%、12.3%和 7.6%,而名义 GDP 增速分别为-2.3%、-5%和-4%,货币增长大幅偏离了名义 GDP 增速。结果6 月美 CPI 达到了创 13 年新高的 5.4%,
为此央行认为,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1、央行非常看重货币供应量。2、疫情后全球这一波量化宽松,央行是比较担忧引发通胀的。
所以,央行对货币供应量必须得小心翼翼地控制,把好货币总闸门。
而这样的情况又与市场预期有出入,当股市出现下跌的导火线时,就会加速股市的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