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曾经说过,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中,要装着自己的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共有7.2亿至8.11亿人口遭受饥饿。令人揪心的是,除了疫情导致的粮食价格上升,还有就是今年以来巴西和美国都遭遇了严重旱灾,再加上大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产量国纷纷收紧了战略粮食的出口。回过头来想想袁老的这句话,不无道理。

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

去年疫情期间的粮食减产效应在今年逐步开始显现,就连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的巴西,最近一年内巴西国内大米涨幅高达70%,玉米涨幅高达87%,其中5月玉米价格更是创下200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由于干旱也导致美国的玉米、大豆和巴西的咖啡豆等农产品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粮食出口限制也导致不少小国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公开数据显示:近期尼日利亚的食品价格已达到15年来最高水平。700万尼日利亚人将因此陷入贫困。

为什么疫情时的粮食减产影响会滞后一年并持续影响全球呢?要知道,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但几乎每个国家的粮食储备都不可能撑住一年。因此当不少小国家的粮食储备消耗殆尽后,随之而来的则是进口粮食价格的上涨。

对我国有何影响?

国际粮价大涨,为什么我们国内没有这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这里所指的“粮”并不仅仅指大米,还有玉米、大豆和各种谷物类口粮。然而我国的粮食结构并不合理,国家统计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14582万吨,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增长2.1%,连续第18个夏粮丰收季。大米,小麦产量多,但大豆和优质小麦等产品相对较少,即使我们的大米连年丰收,但玉米和大豆仍需要从美国、巴西大量进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4895.5万吨,去年同期进口4504.2万吨,同比增加8.7%。

所以国外粮价波动对国内不可能完全没有影响,但以大米为主的食用粮价格基本没影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宏广曾判断,中国粮食隐性自给率只有70%。而剩下的30%则需要进口,这些进口的部分指的就是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

其次,中国有很多手段应对国际粮价波动,比如储备、增加粮食产量。以储备为例,中国的粮食储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主要作用在于,在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统筹性、战略性地解决局部地区或全国的粮食供给。当然除了粮食外,食用油、食盐、糖、家禽肉类都有相应的国家储备。虽然储备肉的规模并不大,但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平稳市场肉类价格波动。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国内粮价的还有输入性通胀,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仅仅通过增加供应就能解决的。202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物价预期目标是3%左右,较2020年预期目标下调了0.5%。说明政府有决心遏制输入性通胀所带来的国内物价上涨。

谈一谈中国的粮食安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粮食进口量8436.3万吨,去年同期进口5893.8万吨,同比增长43.1%。

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我国拥有18亿亩耕地,口粮自给率达98%以上,但需要进口的农作物需要近9亿亩耕地生产出来。导致这种尴尬窘境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人口基数多,需求量大;二是耕地面积紧平衡或不足;三是国内粮食浪费严重。虽然目前我国在保护农作用地和反粮食浪费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解决这些问题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的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