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退市新规和配套制度征求意见稿。这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是过去8年以来力度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规则改革。
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与IPO发行的常态化对应,退市规则的优化,一直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因为上市公司有进有出,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11月以来,监管层对退市制度的表态比较频繁:
11月2日,深改委审议通过《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
11月19日,证监会领导表示下一步将优化退市标准,将单一连续亏损指标改为组合类财务指标;
11月28日,证监会副主席提出要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
12月1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关于退市制度改革进展情况的提问时表示,沪深交易所正在修订退市相关规则,退市制度改革有望在年底退市;
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退市新规和配套制度征求意见稿。
本次意见稿有什么亮点?
第一,优化退市指标。四大类退市标准,分别为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
交易类退市标准方面,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改为1元退市,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益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
财务类退市标准方面,新增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孰低为负+营业收入1亿元组合指标,替换单一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指标,同时第二年交叉适用财务类指标。
规范类退市标准方面,新增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数以上董事对于半年报或年报不保真两类情形。
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方面,明确财务造假退市判定标准。
第二,缩短退市流程。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将退市整理期期限从30个交易日缩短至15个交易日,交易类退市情形不再进入退市整理期;重大违法退市连续停牌时点延后,缩短退市停牌时间。
第三,设置过渡期安排。
小编提个小小的意见,那就是提高违法的惩罚力度,比如财务造假现在的处罚还是很轻的,相比较于非法赚到的,相当于“毛毛雨”。
我国过去退市的企业数量很少,退市率低。从1999年至今,我国共退市企业数量为125家,年均退市数量仅6家,年均退市率仅0.31%,虽说这两年退市数量多了,但是IPO发行的数量要多得多。而美国自2000年以来,退市率平均值为5.8%,美国退市率高,主要是以下的原因:
1、美国的自融资制度宽松,上市公司容易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退出市场。
2、美国上市门槛低,没有壳资源价值,企业缺乏动力“保壳”。
3、美国转板机制成熟,为企业提供过渡平台,有效对冲退市带来的落差。
4、退市标准方面,美国更重视市值等市场化指标,不像财务类指标那样容易调节。
5、退市流程方面,美国退市流程更精简,没有暂停深市和恢复上市环节。
目前两市上市公司数量超过4000只,注册制改革降低了上市门槛,IPO发行常态化,两市市值被动增加,撑出来一个“大胖子”,我国的退市制度有很大优化空间,应该多让主业“空心化”的上市公司推出,为“大胖子”减掉“虚肉”!
退市新规改革未来的落地,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A股游戏规则将发生巨大变化,龙头企业获得更高的溢价,垃圾公司被边缘化并面临退市的威胁,我们也要改变思维,在基本面的研究下功夫,不要踩雷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