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慢牛在路上!12月2日,上证指数突破今年7月13日的高点3458.79,创了2018年2月来的新高。
从2019年科创板建立起,注册制改革加速推进;今年疫情大爆发,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基本盘韧性足,恢复强劲,PMI数据连续9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今年的货币环境宽松,流动性充足,国外还在疫情的水深火热中,货币政策更是大放水,明年疫情出来的预期之下,全球经济复苏更加明确。综合来看,A股处于资本市场改革的大浪潮中,经济的率先修复以及全球货币环境宽松,推升A股的风险偏好。
11月9日,深圳成指和沪深300指数创出了5年来的新高,当时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接着,11月27日,上证50指数创出了12年来的新高,比2015年牛市高点还要高。从指数角度出发,A股的慢牛在路上。那么,慢牛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双向扩容。供给端,全面注册制仅差一步,时间点预计是明年,注册制完全落地之后,IPO发行常态化,股票不再是稀缺品种,壳价值消失,对资金面的压力增大。需求端,居民存款搬家,财富结构向金融资产倾斜,通过购买股票直接入市,或者购买基金间接入市。2018年末,我国居民财富中的房地产规模占居民总资产的比例为70%,而到了2019年,家庭资产构成中,住房+商铺占比为66%左右。在政策不断强调“房住不炒”的背景下,这两年的股市赚钱效应吸引了部分居民资金入市,这个趋势还在延续。
第二,A股逐步跨入机构化时代。近几年,在投资者结构中,以外资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例有所上升。伴随着非标的清理、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养老支柱不断壮大的背景,未来国内的险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将更多地流入A股市场。长线机构的比例增加,改善了以前散户比例大容易引起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我们将机构投资者拆解为公募、私募、险资、社保、企业年金、外资和其他投资机构,2016年以前,公募占据了专业机构中最大的占比,但随着别的投资机构不断扩大市值,公募在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占比不断减小,这个趋势在2016年以后企稳,这两年基金申购火爆,公募活跃度提升。此外,近五年占比持续扩大的机构投资者有外资以及社保+企业年金,而以券商信托等为主的其他投资机构占比不断减少。
注册制改革、居民存款搬家、长线机构入市,是慢牛形成的主因,但这个过程中,多数散户是难受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出于结构性的行情,而不是普涨的行情。举个例子,这一轮多个指数相继刷新不同时间段的新高,主要是由于金融以及周期股的推动,其他股票实际上走势并没有跟上,没有踩准板块的话,并不能赚钱。所以,机构化的进程中,同时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一次大考,能够转变思维,跟上节奏的,则能享受资本时代的红利,否则,只是徒劳无功,还不如把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