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摆摊、稳就业、优惠券促消费的背景下,消费贷似乎开始重出江湖了。近期据财联社记者获悉,不少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消费类贷款产品的利率持续走低。

团战消费贷

据记者了解,某股份制银行针对部分优质客户给出了3.78%的超低利率,部分城商行也给出了低于4%的利率,而目前市场的普遍利率约为6%左右。此外多家银行也开始推进信用卡分期业务。

要知道,短期贷款利率低于4%非常少见,但是在疫情后促消费,以及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银行也像实体企业一样,开始扩大个人零售业务求生,而消费贷这种产品,就好比食品饮料快消品一样,量大的话,即使利率低,利润也是可观的。

根据《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年度报告》,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贷款规模超过13万亿元,90后、00后成长为消费新势力。但另一方面,疫情影响导致居民消费骤减。根据央行数据,1-4月居民短期贷款仅新增177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3614亿元。5月居民短期贷款尽管有所恢复,当月增加2381亿元,但依然没有回到原点。看来,是时候让消费贷“重出江湖”救市了。

什么是消费贷?

消费贷,即个人消费贷款,一般主要分信用、抵押、担保三种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贷款。而消费贷和普通信用贷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一方面,信用贷资金可以灵活支配,一般没有用途限制;而消费贷一般都是“专款专用”。比如你在网上买手机,选择分期付款,其实就相当于你购买了消费贷产品。你每个月还的钱只能还手机款。另一方面,消费贷一般需要抵押或者存款证明或者保险证明等,而普通信用贷则不需要这些,申请相对简单。

消费贷“信用化”趋势明显

按照规定,消费贷机构是没有发卡资质的,所以不少商家会借助银行二类户与支付机构捆绑销售。当我们在支付的时候,选择那种所谓的虚拟卡支付,它更像是一张展示出来的“信用卡”一样,趟在用户的支付列表中。而你其实就是利用消费贷来支付的。

也就是说,消费贷在某种意义上突破了“专款专用”这个限制。目前支付宝和微信这两大支付巨头都有相关消费贷产品,用户完成相关操作绑定,即可利用它用于线上线下支付。

消费贷会重新流向房地产吗?

据财通证券数据,2017年以后消费贷款增速突然猛增,但是消费增速却在下行,17年以后增加的消费贷可能有较大比例的流入楼市之中。然而2016年底之后,也是房地产调控趋严,房价涨幅最大的阶段。此外,最重要的是我国正处于降杠杆攻坚阶段,假如消费贷重新大规模出来的话,这些资金怎么控制?能否真正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