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天津泥人张,南有望城泥人刘”。1963年,刘坤庭出生于薪火相传的陶瓷世家,祖父刘子振是长沙铜官窑技艺继承人、湖南第一位工艺美术大师,有“泥人刘”之称。

刘坤庭是第三代“泥人刘”。随着铜官窑的名号再次被打响,刘坤庭和铜官陶瓷艺人一起,将传统陶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在长沙铜官窑的复兴之路上求索,致力于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今天18:20《世界看湖南》,带你感受一炉窑火,传承着千年技艺。

“泥人刘”走出去

一千多前,长沙铜官窑的瓷器曾远销海外。得益于水道交通便利,江河直通大海,瓷器顺长江滚滚而去,流向海外,铜官窑也因此成为“世界工厂”。

▲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摩羯纹碗(唐代)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1998年,一家德国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打捞出一艘唐代沉船,名为“黑石号”。船上装载了六万余件瓷器,其中,长沙铜官窑瓷器就有5.6万余件。这一惊世发现唤醒了“海上丝绸之路”沉睡的历史,也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铜官窑曾经的光辉璀璨。

然而,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铜官窑也曾一度陷入沉寂与落寞。上世纪90年代,远销海外的陶瓷中式风格不再,而是充斥着圣诞节、复活节等西方元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阔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陶瓷艺术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泥人刘”刘坤庭多次带着他的精湛技艺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每次经历都使他对铜官窑的发展变得愈发有信心。

在一场举办于澳大利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会上,刘坤庭当着外国友人的面现场捏起了小动物。三五分钟后,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便呈现在眼前,现场观众啧啧称奇。

此外,新西兰、法国、美国等国家也都留下刘坤庭的足迹。海外交流之旅让铜官窑技艺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也让刘坤庭真切感受到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是从前的他所没有想到的。

“走出去”,更让铜官窑的老艺术家找到了新的灵感和方向。结合国外对中国文化喜欢、关切的元素,“泥人刘”匠心独具、推陈出新。

每一次的文化交流,都是一次相互学习的过程。刘坤庭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开创性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技法,在海外热销作品中融入本土符号和装饰方法,开创了第三代“泥人刘”的风格。

早在唐代时,铜官窑就已经走向全球,而今天铜官窑的国际化道路不仅仅是让沉寂的铜官窑再次“活起来”,更是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声”。

历史的长河中,铜官窑再次兴起,这条古代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泥人刘”的传承

在将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做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同时,刘坤庭最关心的就是要把这门技艺完完整整地传承下去。他说:“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我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个技艺传承好,我的工作室已经不接大订单,现在首先考虑的就是传承。”

▲ 第四代“泥人刘”刘嘉豪(左)与第三代“泥人刘”刘坤庭(右)。

作为“泥人刘”的第四代传人,刘坤庭的儿子刘嘉豪是在父辈们手艺的熏陶下长大的。“楼上就是写作业,楼下就是玩泥巴”是他童年最真实的写照。

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刘嘉豪没有过多思考过“感不感兴趣”的问题,他只要一看到陶瓷,亲切之感便油然而生。

见多了国外的作品后,刘嘉豪有了深刻的感悟:陶瓷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传统做法,丰富多样、兼容并蓄才是传递艺术旨趣的绝佳方式。

就这样,刘嘉豪不仅继承了老一辈“泥人刘”的传统泥塑,更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柴烧窑道路。他把器皿和雕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父子俩一人一间工作室,一墙之隔,装束风格却截然不同。

父亲的工作室多为工艺美术作品,儿子的工作室则以更为现代感的茶具器皿为主,各具特色。

但无论是祖父、父亲还是儿子,一代代“泥人刘”都将他们的人生和梦想寄托于铜官窑,他们的血脉里都流淌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最真挚的依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匠人们的坚守、视野与胸怀,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更多精彩,敬请锁定今天18:20《世界看湖南》——铜官有个“泥人刘”。

收看方式:湖南国际频道现已覆盖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电视用户可调频进行收看,网络用户可通过芒果TV的“直播页面→电视台→国际频道”进行在线收看。

湖南山水人文/湖南经济发展/湖湘精神

全面反映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丰硕成果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湖南国际频道湖湘文化带纪实性外宣窗口栏目

每周四18:20

世界看湖南,越看越好看!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 赵浩天(实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