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近期,不少外国媒体记者通过对中国乡村的实地采访,用数据和事实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减贫故事。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西班牙埃菲社发表题为《这就是中国减贫的战略之一》的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为例,报道中国正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消除农村地区贫困现象。文章说,一位农民从四川省中部一个荒凉的山区搬迁到清水村新家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还成了一名农业合作社经理。一位农村青年说,浴室和厨房都是新的,社区里还有学校、卫生站和敬老院,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地村民表示,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旅游、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逐渐使他们摆脱贫困。
路透社在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说,四川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136万贫困群众,政府投入775亿元人民币,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中国各地推进。根据四川省的标准,贫困户每人只要出2500元人民币,就可以住进配有天然气灶、热水器的新房,剩下的由政府筹措。为更好地安置搬迁村民,政府举办工作技能培训班,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中国将在今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未来还将继续推进扶贫工作。
比利时荷兰语新闻网站Chinasquare报道说,中国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消除贫困。“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420万公里,并将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继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物流业发展。“中国村村通路、通汽车,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通畅,交通条件改善助力当地民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报道提到,塔里木盆地环线铁路建设已进入最后一程,这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条线路对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尤为重要,铁路建成后将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外媒纷纷关注大数据、互联网等走进中国农村千家万户,科技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猕猴桃、大数据、生态发展:中国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秘诀》的报道,介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园,讲述了当地将大数据等新技术用于猕猴桃种植与销售,认为当地农民脱贫的秘诀在于“将科技革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文章写到,当地的猕猴桃种植园里充满现代高科技元素:监控摄像头通过5G网络传送画面,太阳能板为控制害虫的系统供电,传感器收集各种数据……修文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数据部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当地对猕猴桃种植进行高科技管理后,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果品质量显著提升,价格相应提高,果农收入增加了。文章说,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猕猴桃种植帮助修文县4163人脱贫。一名猕猴桃种植户表示,县里还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不仅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还时常组织村民培训技术,交流种植经验。在他看来,现在大家的目标是“过上更好更富足的日子”。
德国电视一台《世界明镜》节目关注到中国农民直播带货现象。节目称,数字化已悄然缩小中国城乡差距,中国农民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新鲜农产品或地方美食,逐步过上富裕生活。报道称,抖音、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网络平台都开设了针对农民的视频直播培训课程,直播平台还提供物流服务,为农民卖货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运输难题。节目表示,直播带货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农民不再需要外出打工,在家乡就能挣钱过上好生活。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发表题为《中国通过直播摆脱贫困》的深度报道,称互联网发展引起的消费习惯变化,给中国农村地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报道说,近年来,网络直播在中国广受欢迎,尤其是帮助贫困地区民众通过直播带货,打开了更广阔的销售市场,“互联网给中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刊发文章说,中国通过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今年4月底,中国中西部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的复工率超过97%。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中国网民的购物清单且销量巨大,为疫情防控中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方向。文章援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称,截至6月,中国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均提升至98%。“互联网正在帮助中国贫困地区的居民销售产品、推广品牌、开拓市场、增加收入”。
监制/任帅
主编/黎晶
编辑/张婷婷
校对/汤雅雯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