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这个话题就会自动被挂上热搜,
一看阅读量: 突破5亿。
“要不要在家长群跟风吹捧老师?”
这是近几年常立风口的现象,也是奇葩说本期辩题。
或许你想问: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时候需要大动干戈?
夸一句,点个赞,能有多严重?
辩题看似琐碎简单,切入口狭小,却暗藏社会焦虑,
试图说清楚向来模糊的三大立场:
被动成为“受益人”的老师;
焦虑而困惑的家长;
没有选择权的孩子。
来,一个个聊。
01.
先来看辩题:
家长群大家都在吹捧老师,我要不要跟风?
很明显,辩题的提问者,是家长。
同样很明显,辩题里也有“被中伤”的老师。
以至于辩论还没开始,弹幕里早有汹涌混战:
这个节目组需要向老师道歉!
作为老师看到这里我真的很委屈……
对老师的道德绑架太多,以后坚决不让孩子当老师。
发现没有?
聪明且敏感的观众,在节目开始前就已经感觉到:
在充满教育焦虑和大众情绪的问题面前,谁是背锅侠,显而易见。
为这道辩题急眼的人,真不是少数。
谦谦君子,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浩,就是一个。
他先启用汉娜·阿伦特名言驳斥,后引用鲁迅金句升华,
最后破口大骂: “真是牛粑粑一样的烂事儿!”
他在愤怒什么?
作为老师,他感觉到被冒犯。
深夜伏案批改作业,24小时在线候机,
一个人面对全班50口上蹿下跳的孩子。
想听一句赞美,错了吗?
没错。
可现实是,家长群,已经开始变味了。
放眼望去,从散文诗到文言文,从点赞接龙到彩虹屁吹拉弹唱。
当代家长的焦虑,全都写在家长群里。
发展到最后,口头赞美已经远远不够,逢年过节还得 “表示表示”。
说它是一团和气?
有人却看到了教育关系中最大的荒谬:
你作为老师,收了赞美和礼物,便会多“关照”我的孩子。
辩手冉高鸣分享的一个亲身经历,正应当下这句话。
曾经他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小孩,被他罚写检查。
结果第二天,冉高鸣收到一张连笔字的检查和一串川味腊肠。
并理直气壮发问: 老师,你收了礼物,是不是就喜欢我了?
如果一个孩子对老师说出这句话,代表了什么?
在他并未成形的认知里,能不能受老师喜欢,与他无关。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这位被伤了自尊的老师,会怎么做?
默默收下礼物?
还是嗔怒呵斥,气到登门拜访?
冉高鸣的回答令人意外,也是意料之中。
他对孩子说:这不是给我的,这是你家长放在我这里让我给你的,如果今天中午表现好,它就会是你中午的加餐。
于是那天中午,他的课堂上又多了一个认真听话的男孩。
因为他的一句话,孩子捡回了自己的自尊;
而冉高鸣作为老师,也捡回了他的自尊。
故事说到这里,台下观众都在擦眼泪,主人公同样哽咽。
如果我们重新拿起这道辩题,
你会发现在它的语境里,老师被塑造成了最大的反派。
“赞美”真的不妥吗?
不,“赞美”从来都不会不妥。
真正不妥的, 是连老师也默许了“吹捧文化”。
是连老师也开始认同 “礼物和赞美是能够作为等价交换的筹码”。
这个时候,教育才真正开始变味了。
那个曾经被气到退出家长群的爸爸,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数学老师大义凛然地以“配合”换取“在意”,一键重置“家长群”。
有问题的当然不是老师。
而是某种让人能作威作福的权力关系。
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也只是极少数。
对老师来说,家长的“吹捧”并无说服力,甚至会演变为无效的沟通。
他要看到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成长。
所以, 老师需要赞美吗?
需要,但绝不是“吹捧”,更不必“跟风”。
02.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跟风吹捧,这是事实。
但,应不应该呢?
答案明显。
可是一个这么“不应该”的现象,为什么还会出现?
只能说,焦虑的家长终于被社会洞见了。
整场辩论中,一个暴露在大众面前的焦点被持续发问:
家长,在怕什么?
作为正方三辩的臧鸿飞一上来就打出煽情牌:
看到世界上最矮小的战士,勇敢冲向了他的战场。
站在墙外的家长,还能如何自处?
没办法,我只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家长群跟风吹捧。
他感人、浅显背后渲染的情绪、价值取向是什么?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够优秀,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臧鸿飞头顶父亲的光环,巧妙地消解了作为家长的责任。
父母担心世界上最矮小的战士,没办法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
担心没有自己挡在前面,小小的他遇事遇人不知该如何应对。
可仅仅用“跟风吹捧”这一招,就有效吗?
扪心自问,这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后的事情吗?
答案依旧了然。
与此同时,反方四辩秋阳用一句话戳破臧鸿飞最大的漏洞:
“跟风吹捧”,只是一个安慰键。
就像给老师送礼,给孩子报名兴趣班一样,
按下去,就能够按住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心。”
谁都清楚,卑微和讨好,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试问,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成了那个不再问为什么;
条件反射地复制粘贴点赞;
毕恭毕敬献上“诚意”的家长?
从孩子第一次跨进校门,所有事情都要他自己学着面对的时候。
可是一开始,我们对世界的期待;
我们所相信的真实和勇敢,并不是这样的……
那么家长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是什么让那些束手无策的家长,在这样一个微小的困境里,进退两难?
文凭。
孩子的命运,家长的七寸。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琐碎的辩题背后,包裹着整个群体的家族愿望。
可以想象,会问出“要不要跟风吹捧”这个问题的家长,
他手里握着的,和他能想到的,只有“孩子的未来”这一条路。
有人说可惜可叹?
更可叹的是,这就是赤裸的现实。
在纪录片《起跑线》中,刻印了北京7岁女孩笑嫣的“ 命运十二时辰”。
从周一到周日,需要面对大大小小十几个补习班。
母亲谈起女儿的教育头头是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你要学这个,咱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每个字,都是掩饰不住的焦虑。
这场看不见,摸不着的仗,她必须打赢。
所以,这真的只是一个琐碎的辩题吗?
不。
在看似荒诞且不值一提的问题背后,它所代表的,是沉默的大多数:
“为了孩子,我还能做什么?”
这句话,恰恰对应上正方熊浩所说:
“如果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孩子,
那么无论你要求在另一端放上什么,家长都会放上去的。”
听起来很伟大,也很自私。
因为没人意识到,在这道辩题里,
还有一群从未拿起过话筒的孩子们。
03.
“我实在太想把自己的一切给孩子”,
是每个家长都容易陷入的焦虑困境。
而这种超出家长负荷的重担,最后会压在谁的身上?
很明显,还是孩子。
试想一下,如果一位家长在跟风吹捧,请客送礼之后,
在这个家庭,会出现怎样的对话?
“我豁出老脸上上下下,你能不能出息点?”
言外之意是: 我都替你铺好路了,你还想怎样?
这个时候作为孩子,你会说什么?
“我又没逼你做”?
不,这句话,你说不出口。
说出口了,就是 “没有良心”。
以上,是辩手秋阳的亲身经历。
在这段“三角关系”里,孩子做错了什么?
错就错在,他什么都没有做,却面临了一大堆“被迫选择”。
父母所要求的“孝心”和“懂事”,他只需要乖乖听话照做就好。
在任何时候,只要他出现想要反驳的念头,
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便会一再地跳出来:
妈妈爱你。
这场“爱的洗礼”,难道不可怕吗?
当孩子觉得自己的委屈和父母比起来,不值一提;
当孩子的心事再也没办法坦然流露。
这样的“懂事”,真的是家长愿意看到的吗?
发现了么, 我们正在吞掉的,是孩子的心。
04.
当脆弱的教育关系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场无形又诡辩的博弈,让老师、家长,孩子之间倍感压力。
矛盾背后塞满互相抱怨和恐慌,
我的抱怨无人顺从,我的恐慌无人消解。
这场关于教育的焦虑,该不该警惕?
此刻,我们在这里重新讨论“该不该”和“要不要”,
绝不是让一部分人站在道德高地轻松指责,
而是重新思考:
作为家长,老师,和孩子,我怎么做才是对的?
关于这个问题,坐在嘉宾席上的哲学教授刘擎,给出答案:
“教育的内核,是体面。”
短短一句话,四两拨千斤。
“要不要”从来都不能成为教育关系中的终极命题,
而“体面”和“尊严”,是任何一段人类关系的基本前提。
用体面的家长,体面的老师和体面的孩子,
构筑成为体面的教育,来结束这场群体性的恐慌。
这是理想的自由,也是现实的平等。
所以,这场辩论的胜方是谁,真的重要吗?
资料来源:
爱奇艺:《奇葩说第七季》第9期
纪录片《起跑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