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管教的孩子的家庭是动物园,过分管教的孩子的家庭是马戏团。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有的孩子再不管,将来得去杀人。”

这是一则“熊孩子”的新闻下,一位网友的评论。

有一个男孩已经两次夜不归宿,骑着车子去江边玩。在第三次的时候,父母采取了严厉措施。

让男孩在大庭广众之下,头顶一块砖头,从早上跪到中午。罚跪期间,男孩的母亲用电线抽打他。

男孩写下了保证书,保证以后不会贪玩。

有网友对父母的行为表示认可:这样的小孩再不管,长大了在社会上要出现大问题。

体罚加上当街罚跪的方式,或许能让孩子短暂改变,让家长看到孩子“听话”的短期成效。

但是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方式可能还需要再考虑一下,是否对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懂得尊重规则有用。

万一有一天,孩子被“打皮了”,破罐子破摔了,那么又该如何“管”呢?

就像另一名网友说的,比体罚更严重的是心理惩罚,这样的方式,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践踏孩子的尊严。

当然,我们也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他们很可能是用了很多办法却“管不了”,最后只能用极端的方式。

其实,任何教育都要刚柔并济,孩子需要规则,也需要爱。

1.

惩罚孩子而不是“欺负”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试探,自然也就会做错各种事。

做错事得到惩罚,这条准则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适用的。

只不过,我们惩罚孩子的目的,到底应该是“给个教训”还是“纠正行为”呢?

有很多父母,是为了一种控制感,和宣泄感,为了感觉自己的权威,凌驾在孩子之上。

前两天我去闺蜜家玩,她儿子不小心打翻了她一瓶两千多的面霜。

闺蜜的第一反应和很多父母一样,把孩子拎过来,脱下裤子揍一顿。

可实际上,“打翻化妆品”与“挨打”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这中间更多的是家长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在给教训,发泄自己对于金钱的不舍。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12月的一个凌晨,有一个男孩跪地乞讨。

民警到现场询问后知道,原来是孩子不写作业被老师投诉,父亲一气之下给儿子一个碗,把他带到车站乞讨作为惩罚。

像这种新闻,并不罕见。

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教训,而做了“欺负”孩子的事情。

这种惩罚方式,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孩子控制自己顽皮的冲动,源自于对外界权威和惩罚方式的恐惧时,他们可能只期待自己不被发现就好。

至于事情真正的对错,并没有通过惩罚方式,整合到孩子的认知中去。

更可怕的是,一旦孩子知道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惩罚,又非常害怕惩罚的后果时,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一名9岁的男孩,因为把学校的玻璃撞碎,纠结了两天后,决定跳楼。

用“欺负孩子”的方式惩罚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丧失尊严,伤害亲子关系。

2.

错误的惩罚方式,也许你经常用

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到错误的惩罚。

错误的惩罚只会让孩子分散精力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行为后悔和反思的机会。

常见的错误方式有这几种,也许我们经常在用。

一、情绪惩罚

当孩子做错事,父母第一反应不是如何纠正错误,而是如何出了自己这口气。

孩子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父母的负面情绪他们只能全盘接受。在父母的“镜映”里,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被爱,看到自己的糟糕。

包括打骂教育也是一样的,孩子怕的未必是父母的巴掌,而是父母打骂背后的厌恶和失望。

如果亲子关系稳固,情绪惩罚可能不会破坏亲子关系。但是亲子关系本来就不稳固,这种方式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并且通过被打骂来安抚自己的内疚感。

他们潜意识会认为:我已经为我的错误“买单”了,所以我没有做错什么。

二、吓唬教育

“你信不信我打死你!”

“你再不写作业,我就把你书包扔了!”

“你再闹,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

这样的“吓唬”我们是不是经常用来应对孩子的“不乖”?

但是我们都知道,那些惩罚措施只是吓唬孩子,不可能真正地实施。

不仅我们知道,孩子也知道。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恐惧的,可是试探过几次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大人说话未必当真。

那么,当家长生气、“威胁”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孩子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孩子的毫无反应会反向激怒家长,说出更多威胁的话。

实际上,孩子只是太“聪明”了,他们早就知道,父母也就是是说说,他们的话不会实践的。

三、心情式惩罚

我有一位表哥,常常用自己的心情惩罚孩子。他给孩子设定过一个规矩,那就是没写完作业之前不能看电视。

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说很多难听的话,强制命令孩子关掉电视。可他如果心情不错的话,那他就会悠闲地和孩子一起看。

时间久了,儿子学会了察言观色。爸爸心情好,就安静地看,心情不好,就乖乖关上。

他的规则来源于爸爸的脸色,而不是内心的秩序。

孩子需要在错误中整合自己的言行,整合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对规则的敬畏,对父母的敬爱。反之,孩子的言行与内心秩序,将得不到统一的整合。

他们的人格就像是“分裂”的,一个用来做真实的自己,另一个用来应付父母。

3.

惩罚很有必要,但是不能“乱罚”

我们总是习惯了错误的方式,并且觉得有效。

那也许是因为从小我们经常见到惩罚方式,就是打骂和训斥以及各种吓唬,那些方式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恐惧和创伤。

甚至父母给我们带来的恐惧,我们有与孩子“分享”的冲动,让孩子品尝自己童年的苦果,把孩子培养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实际上真正的惩罚,应该是以“纠正行为”为出发点的,可以惩罚孩子,但是一定要记住原则。

第一,判断孩子有没有恶意。

我们如何判定一个错误的行为?是以什么为标准呢?

比如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吃奶时咬痛了妈妈,他应该受到惩罚吗?比如一个小朋友为了给妈妈端水,不小心摔了杯子,他应该受到惩罚吗?

可以更辩证地去看待孩子的“错误”行为,如果孩子没有恶意,那就没有必要惩罚孩子。

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里面有一个超人气小嘉宾朴娜恩,有一次她趁着爸爸睡觉,把弟弟脸画成了大花猫,还把地板上、爸爸的眼镜上都肆意涂鸦。

爸爸看到后,没有呵斥她,因为那只是童真,而不是什么错误。

第二,惩罚直接后果

我们总是习惯用别的方式,惩罚孩子本身做错的事情。比如孩子把屋子弄得很乱,我们就威胁孩子“你爸爸回来揍你”。可是,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娜恩有一次把弟弟的奶粉弄得到处都是,爸爸看到后虽然崩溃,可是还是耐心问了她,弟弟饿了要吃奶粉怎么办?

娜恩回答用自己的零用钱买,虽然到了超市时她非常心疼,舍不得掏钱了,可是爸爸还是坚定地让她买了奶粉。

要以让孩子知道对错为目的,而不以报复孩子为目的。

第三,惩罚应该具有一致性。

也就是制定好了规则,一定要贯彻到底,不能因为父母心情好或者不好而进行改变,更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者求情而改变。

只有做到坚定而友善,孩子才能知道底线在哪里。

第四,别过于严厉的惩罚

《魔法岁月》一书中有一个小例子,玛丽特在聚会上大吵大闹,用过各种方式都没有让她安静。父亲惩罚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安静,直到能控制自己时再回来。

为什么不是“三个小时”之后再回来?

因为如果时间太长,这段时间里孩子的唯一情绪可能就是抱怨不公平,想着如何“复仇”,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行为。

朱德庸《绝对小孩》中说,欠缺管教的孩子的家庭是动物园,过分管教的孩子的家庭是马戏团

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些宽容,更需要给孩子一些有智慧的管教。

*来源简介: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往深处想,在浅处活——专注精神分析的教育与传播。作者:妙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