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总会害怕点什么。
比如,昨天晚上十点,我正窝在客厅沙发里准备付双十一尾款,发现3岁半的闺女突然从卧室跑出来了。
我以为她早就睡熟了。
她光着脚丫子站地上,带着哭腔说:妈妈,我怕。
我老公在边上打趣说:又找借口要妈妈陪你睡了吧。
我倒不这么认为。赶紧放下手机,将她揽进怀里,对她说: “你觉得害怕呀,谢谢你信任妈妈,告诉妈妈你害怕。妈妈陪你。”
她于是很放松地缩在我怀里,闭上眼睛。
几分钟后,就睡沉了。
我不知道她当时具体是在怕什么。
也许是怕黑。也许是做了一个噩梦突然吓醒了。
大人很容易对自己猜不透的、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情绪满不在乎、不屑一顾。
可事实上,孩子所有的害怕背后,一定都藏着更深层的信息,例如害怕被抛弃、感觉到不安等。
表面看起来,他们的情绪来的有些平白无故,那不过是因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局限,无法表达自己的深层感受罢了。
重要的是, 只有是有情绪产生,那这个情绪就是正当的,就应该得到父母的承认和重视。如此,孩子的感受才会得到确认,内心的焦虑和惊恐才可能被涵容,并得到真正的缓解。
记得我家老大小时候也有类似情形。
有一回,他跟邻居家的狗一起跑着玩,不小心被狗顶翻了。摔得有些疼,因此受了惊吓。
那之后,好长时间他都不敢靠近邻居家的狗了。
甚至从邻居家门口路过都能让他变得紧张。
最开始,我都试图费劲地跟他解释:“邻居家的狗狗其实很喜欢你。他一直很温顺的,不会伤害你的。”
再或者跟他保证:“那只狗狗已经被关在家里了,出不来的,没事啊。”
可是都没用。
后来,我放弃了解释,因为我意识到,所有的解释都是对孩子感受的一种否认罢了。
我改口对他说: “你害怕狗狗,妈妈知道了,来,妈妈牵着你走。”
边走边把我所知道的狗狗的不同品种、生活习性等常识分享给他听。
我试着让他知道,他对狗狗的警惕性是合理的,有些狗狗的确危险且凶猛,需要我们避开。但是也有很多时候,狗狗非常友善,也很忠诚,是人类的好朋友。
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恐惧情绪终于慢慢开始缓解。
现在,他跟邻居家的狗狗还是好朋友。
我相信,很多孩子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大大小小的害怕跟焦虑。
当一个小孩充满焦虑和担忧地站到你面前,说:“妈妈,我怕”,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接纳,倾听,并且真诚地告诉孩子:我在。
当然,面对孩子们的害怕和担忧,除了接纳,一部分父母还可能需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减少我们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作家李雪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特别害怕猫。
有一天,女孩妈妈带着孩子到李雪的工作室做客。
工作室里养着很多只猫。于是打从一进门,妈妈就像一只母鸡一般,全程小心翼翼地把女儿护在自己的身后。
后来因为有事,妈妈短暂离开了女孩。只剩下女孩、李雪,以及那些四处散落的猫。
发现没有人保护自己了,女孩对李雪说:“阿姨,我怕猫。”言下之意,你为什么不到我身边来,保护我?
可李雪没有任何动作,只是淡淡地问,你想去找妈妈吗?她在楼上。
女孩撇撇嘴。
她既没有去找妈妈,也没有往李雪身边凑。相反,过了那么一会儿,她跑到了距离猫咪很近的地方,放松地玩了起来。
为什么妈妈不在的时候,女孩反倒能够跟猫咪和谐相处呢?
因为女孩的妈妈亲手制造了太多无用的焦虑。那些焦虑导致了孩子变得逃避、自我弱化,不再尝试新事物。
而当妈妈离开, 没有人再把自己的担心一股脑儿倒在孩子身上,孩子反倒放松下来,整个的活动变得自主且自由。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我们在观察中也发现,很多焦虑、胆怯的孩子,都出自过分保护的家庭,或者有一个特别神经兮兮的家长。
他们可能随时都在对孩子说:“小心点!”
随时关切地问孩子:“你还好吗?真的没事吗?”
看到父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孩子便也学会了: 这个世界很危险,我需要时刻高度戒备。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变得习惯性逃避,不敢尝试,更不敢独立和长大。
为了避免这种过分谨慎的家庭教养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更好的建议是什么? 不要再随时对孩子说“小心点”,而是多去问:“你觉得安全吗?”
这个问句,会促使孩子调动自己的思维跟判断,以及培养和强化自己体内本能的警觉。
这种孩子,不仅反应会更敏捷,更懂得保护自己,也会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
也有一种情况,孩子对你说:“妈妈,我怕”,父母仅仅是“接纳”、“倾听”和“不焦虑”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我们伸出援手,轻轻推他一把。特别是当孩子逐渐开始长大的时候。
以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为例。故事来自我学心理学的一位朋友。
有阵子,她儿子很想玩轮滑。
每回去家门口的广场玩儿,看到其他小朋友穿着轮滑鞋快速穿梭,小男孩都艳羡不已。
可真给他买了轮滑鞋,他却又迟迟不敢穿上脚。
面对这种想要尝试又害怕尝试的情况,一般常见的回应是什么?
① 那咱们就回家吧,不玩了算了。
② 你去试一试,如果你尝试了我等下就给你买糖吃!
③ 你看别人都敢。你放心好了,什么事都不会有的。
④ 你真没用,你看人家小宝宝都不怕!怂货!
上头这些例句其实都不是好的回应。
前两个属于逃避行为(1是直接让孩子放弃;2是企图用好吃的转移孩子的感受);后面两个则是向孩子施加压力,甚至予以羞辱。
我朋友当时则是这么对犹豫中的儿子说的:
“没关系的,你可以休息一下,休息好了你再试试。如果需要,我就在你旁边,我会扶着你。一开始的确会很难。”
这段话有几个重要信息?
第一,它 肯定了孩子内心的感受,接纳他的害怕跟畏难情绪,这等同于在帮孩子卸载压力。
第二,带孩子 直面目标,并且承诺会与孩子并肩作战,避免了逃避。
第三,告诉孩子,克服害怕跟焦虑的路上不着急,我们 可以时不时停下来修整。
听到妈妈的话,孩子自己主动穿上了轮滑鞋,站到了一片草坪上,双手紧紧抓住妈妈的手。
扶着孩子,看着孩子脸上仍然不太敢去尝试的迟疑神色,朋友就开始使用隐喻故事的方式去帮孩子克服恐惧。
故事是这样的:朋友扮演一个巫婆,在儿子身上施魔法。
被施了魔法的孩子是不能动弹的——这个情景设定很微妙,正好符合孩子的处境,因为一个被恐惧束缚住了手脚的孩子,其实就像是一个被施了魔法无法动弹的孩子。
然后,朋友开始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进入了一个魔法屋,屋子里面有各种好吃的。可惜!这些好吃的都有陷阱,一旦吃了他们,就不能动弹了……幸运的是,一只善良勇敢的小兔子救了小男孩,小男孩自由了,他的力量一点点回到了他的身体里,他站了起来,向前走……”
就这样,一向肢体协调能力比较弱的小男孩,抓着妈妈的手,一步步在草坪上挪开了步子。
过了一会儿,朋友站到孩子前面几步远的位置,伸开双臂,鼓励孩子独自走向自己,然后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小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那个充满恐惧的小男孩,终于能够自己勇敢地、稳稳地站起来,向前走,然后大胆地滑起来了。
这个小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很多时候,孩子都会面临想要尝试却又害怕尝试的情况。
怎样才能既不纵容逃避、又不至于强逼孩子造成伤害呢?
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克服困难,或者单纯鼓励孩子“你可以”,更不是干脆带孩子放弃和回避。
孩子更希望听到的其实是, “你害怕,没关系,我来帮助你”。
站到大人的角度,有时候孩子的害怕的确很匪夷所思。
他们可能怕黑,怕床底下的怪兽,怕墙壁上的光点,怕自己的影子,或者怕一样玩具,一个新游戏。
如果我们嘲笑孩子,只会让孩子的害怕和焦虑雪上加霜。
只有接纳孩子的害怕,允许害怕的存在,倾听孩子的害怕,甚至去跟孩子谈论他的害怕,才可能让孩子真正学会管理自己的害怕。
请告诉孩子:
不管你有多少的恐惧、担忧,不管你有多想哭、想喊叫、想撤退,做所有这些在我面前都是安全的。
你哭过、软弱过、害怕过之后,我依然就守在你身边。
我不会跟你说,“别这么胆小!”
我只想在你真的克服恐惧后,肯定地赞叹:哇,你这一小步,也太勇敢了!
终有一天,孩子会明白,勇敢的意思,不是不害怕,而是虽然害怕了,但我们还是有所行动,愿意改变。
勇气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培养。
每个孩子都能做得到。
文章转载自积木育儿(jingguanyuer)积木育儿是积木宝贝科学早教旗下的科学育儿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