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喜剧演员杨迪又带着家人上热搜了!
不过,这次并非幽默,而是暖哭了千万网友。
最近一期《青春环游记》里, 杨迪说自己完成了梦想,父母就是支持他勇敢追梦的人。
杨迪说:
你们从来没有阻碍过我想要做的任何事情。
你们永远都是鼓励我。
你们让我觉得我真的很优秀。
杨迪哽咽地说,父母鼓励式的教育,让他一直自信满满地向着梦想走去。更难得的是,在努力的路上,他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否定。
说到动情处,杨迪情不自禁地跪下,感谢父母长久以来的支持。
杨迪的话让人泪目。
杨迪的梦想,是什么呢?黄安也曾问过他这个问题。
可当时毫无目标与方向的杨迪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犹豫之间表示可能会去国外继续读书。
一向以毒舌著称的黄安毫不留情地批道:“那我知道你的未来是什么样了。你的未来就是失败!你连自己要什么都没想好。”
也是从那时开始,他才终于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搞笑路线,并付诸实践。
杨迪的长相并不好看,可却充满了 特点与标识性。
长在他脸上的五官仿佛有一种魔力,轻轻一动就能达到十分夸张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人送外号“表情帝”的他便是通过各种浮夸的表情的一步步开启了自己辉煌的谐星之路。
初入搞笑界的杨迪在节目上扮女装,做搞怪的表情与夸张的动作, 像一个卖力表演的小丑,遭人看低却仍然要笑脸相陪。
谁也不知道杨迪是否会在深夜收工后独自崩溃,也没人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体会。
那时的他一无所有。
可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电视荧幕上时,他们没有被杨迪搞笑的表演逗乐,而是立马拨给他电话,担心他是不是在电视台受了欺负。
天下没有不为孩子担心的父母,可心疼的爸爸妈妈却一方面相信着他,一方面又坚定地告诉他:
“累了就回来吧,我们是你永远的归宿。”
其貌不扬,没有背景和资源,杨迪很长一段时间都寂寂无名。
后来,他凭借浑然天成的幽默感,在圈中崭露头角。可大多数形象,不是表情恶搞,就是奇怪的扮相。
面对异样的眼神,梦想和现实的差距,杨迪也有过迷茫,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支撑着杨迪往前走,给予他这份笃定的,就是父母的鼓励。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一句话: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被鼓励着长大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
他们内心有力量,身上有光芒,这种自信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01
父母的鼓励,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杨迪有一次参加小S和蔡康永的节目。
面对长相的提问,杨迪自嘲说:“有时候电视上会有人说我长得丑。”
杨妈妈的表情迅速变了,她“狠厉”地看向小S,吓得小S连连辩解。
而对“杨迪有什么缺点”这个问题,杨妈妈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在她眼里,儿子是完美的。
杨迪的幽默,很多都来自对生活的感悟,这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接纳。妈妈无条件的肯定,是他自信的重要来源。
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孩子是透过父母来看待世界的,父母给予的回应,将成为孩子面对世界的态度。
泰国有一个视频,曾经感动了很多人。它讲述的是一对母女种豆芽的故事。
女儿看到菜场的豆芽很好卖,便向妈妈提议她们也可以种,妈妈微笑着回应:“嗯,我们试试。”
母女俩没有任何经验,种豆芽的过程自然也不会一帆风顺。
最令我感动的是,每当豆芽生长失败,女孩失望和沮丧时,她都会迅速将目光投向妈妈。
而妈妈永远都是微笑着回应:“没关系,我们可以再试试。”
四年级就辍学的妈妈,几乎不会认字,她却带着女儿翻书查找种豆芽的秘诀。
最后,鲜嫩的豆芽破土而出时,女孩的心也得到了最好的滋养。
孩子的人生何尝不是第一次,他们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每次摔倒时总会回头看向父母的方向。
孩子最终选择勇往直前,还是沮丧后退,就在每一次父母的回应中。
父母给予的鼓励,就像一把激发孩子潜能的钥匙,激励着孩子勇敢前行。
02
得不到肯定,是孩子一生的伤
可惜,生活中许多父母都信奉打击式教育。
他们吝啬鼓励,惯常批评,似乎话说得越严厉,孩子越痛苦,就越能“知耻而后勇”。
可是,否定和指责带给孩子的从来不是激励和动力。相反,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可能一生都解不开心中自卑的结。
台湾作家三毛曾说: “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这个“你”就是她的父亲。
父亲对三毛是有所期待的,起初他希望培养女儿成为艺术家。可无论是钢琴还是绘画,三毛都兴趣缺缺。
父亲是一名律师,作为高知分子,三毛学习却很差,读到初中便辍了学。
所以,父亲一直对三毛颇为苛责,哪怕女儿后来成为作家,也从未有过赞赏之言。
许久之后,父亲评论三毛的文章,写下纸条:深为有这样一枝小草而骄傲。
看到纸条的三毛,崩溃大哭:“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你今天亲口说出来,才抹杀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与心虚。”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父母打压式的教育会带来哪些影响?
有一个高赞回答写道:
“自卑却要强,内心脆弱,自我否定,做任何事情都有无力感,半途而废的事情数不胜数。什么人都比我强,我永远是最烂的那一个。”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
父母的打击和否定,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这种痛苦刺入骨髓,融进血液,成为一生都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03
学会鼓励,是给孩子最高级的养育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欣赏。”
对于依赖他人评价的孩子来说,鼓励就更为重要。
但是,鼓励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夸奖,正确的鼓励有三重境界。
第一,看见孩子的闪光点。
许多人认为,只有指出孩子的缺点,孩子才能改进和完善自己。
可事实上,看见孩子的闪光,多鼓励他的优点,才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钟南山院士在网上谈到家庭教育时,说自己最难忘的是“妈妈的鼓励”。
钟南山小学时成绩糟糕,还经常逃课,偶然一次考得不错,妈妈说:“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钟南山微笑着说:“那时,我觉得妈妈一下子发现了我的一个亮点,我有了自尊心,觉得有人赞美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专属的光芒,善于发现和肯定,就像强心剂,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信心,让他们真正走向优秀。
第二,正向引导孩子的行为。
鼓励似乎是孩子做得好时才会有的一种“奖赏”。
其实,做错事和受挫的孩子,更需要鼓励。
父母不过多指责,正向引导孩子,孩子有了较高的自尊水平,就能获得控制自我的力量。
陶行知有一个四颗糖的故事。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男生想用砖头砸另外一个同学,及时制止后,他让男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后,并未指责男生,而是给了他四颗糖。
第一颗,奖励他的准时;
第二颗,奖励男生能够及时住手;
第三颗,奖励男生出手的初心是为了帮助同学,富有正义感;
男生哭着认错时,陶行知给了他第四块糖果,奖励他的坦诚。
鼓励虽然柔和,却坚韧而有力量,它滴水穿石,最终带给孩子春风化雨的影响。
最后,鼓励的最高境界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作为父母,孩子表现得符合期待时,鼓励或许并不难。鼓励最难的是,接纳那个并非我们预期中的孩子。
接纳他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聪明;
接纳他不愿走我们预设的人生道路;
接纳他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命运。
真正的鼓励,是无条件地接纳,并且由衷地爱着孩子原本的样子。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会坚信,父母是他强大的后盾,那份爱永远不会随着他的变化而消失。
就像泰戈尔曾说过:“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并给你光辉的灿烂与自由。”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这份幸运,在鼓励和被爱中长大,温暖一生。
记得拉至文末点在看哦 !
“真诚生活,努力热情!”
【言之有理, 送 您好礼】小编将从留言者中选取1位,赠送礼品1份~
可点击打开看大图
【 获赠名单将在第二天推送的头条或次条文章中公布
免费邮寄】
昨天礼品发送名单:
请这位读者朋友添加微信号:hyman6领取礼品。
作者:安歌。育儿之路漫漫,手理论右手实践,和娃斗智斗勇在线。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原标题《杨迪下跪上热搜,看哭千万网友:父母的肯定,决定孩子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网友评论